中國銀行存款再次淪為實際負利率
【大紀元2015年10月27日訊】(大紀元記者秦雨霏報導)中國儲戶的存款實際回報再一次淪為負數。這可能是當局為了刺激增長有意為之,但是它對於銀行和更廣泛經濟而言都是一把雙刃劍。
《華爾街日報》報導說,在上週五(10月23日)降息之後,中國一年期存款目前的收益率為1.5%,小於過去三個月的通膨率1.7%。負數的實際利率應該會促進支出和投資。上一次持續的負利率發生在2011年,當時通膨比現在遠遠更高。
令情況更加複雜的是,中共央行週五邁出期待已久的步伐,全面放開存款利率。理論上,這意味著銀行現在可以提供遠遠高於政府基準利率1.5%的存款利率。但是實際上,央行的「窗口指導」將維持現在的低存款利率,並且這種指導是難以抵禦的。
市場力量也將幫助壓低銀行存款利率。疲軟的經濟環境意味著借貸利率被壓制,給銀行沒有留下太多空間提供更高的存款利率。
負數的實際存款利率對於更廣泛經濟的傷害在於,它將鼓勵更多資本外流。普通中國人將更可能將資金帶出國門,特別是如果他們預期人民幣進一步貶值。資本外流的規模一直很可觀。根據一系列代理指標, 九月份外流資金很有可能超過1000億美元。八月份的外流數量接近這個數值。
中共央行通過降低外匯儲備的數量來抵消資金外流。提振中國經濟的任務仍然是一場艱苦的跋涉。
責任編輯:林詩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