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4年09月07日訊】(紐約綜合報導)【飲食】美國人的飲食習慣有小改觀
美國人的飲食習慣在變好,但不同收入的群體,仍存在很大的飲食健康缺口。這是一項為期12年的研究發現,發表在近期JAMA內科醫學期刊上。
該研究使用健康飲食指標,滿分110分,分數越高,表明攝入有益心臟健康的食物,如蔬菜、水果、谷物以及健康脂肪量越多。同時高分數也代表著更低的肥胖率、慢性疾病如心臟病、中風以及糖尿病等的發病率。
通過統計分析,發現美國成年人在1999-2000年的平均健康飲食得分是40分,到2009-10年這一指標已經提高到47分。但是低收入群體的分數仍低於平均水平,而且極易受到預算的限制。十年前低收入群體的指標值比高收入群體低4個百分點,十年後,差距擴大到6個百分點。
研究者之一哈佛公共衛生學院博士弗蘭克‧胡(Frank Hu)表示,本次金融危機導致的收入差距,使得很多人無法負擔更多的健康食品,同時他還指出高度加工的平價食品在低收入社區攝入得非常多,這些都是影響健康得分的因素。而且與飲食相關的慢性疾病,如糖尿病在美國人中越來越普遍,尤其是低收入群體。
【學校】學生在學校吃得比家好
暑假過後,回到學校的學生能夠攝入更有營養的飲食,根據飲食期刊線上雜誌發表的一項研究。
研究發現,中小學生在非上學期間,會多消費30%的非健康食物,如油炸食品、匹薩以及含糖飲料。學生需要養成校外挑選營養食物的技能,才能減少成年後的慢性健康問題。研究從另一方面也證實,學校的飲食計劃可以鼓勵孩子攝入水果和蔬菜量。
2007年2月至8月,研究人員對2,696名澳大利亞小學、中學生(6-16歲)進行的食物和飲料消費調查發現,有一半的學生在上學期間24小時以上不需攝入飲料或食物,其它攝入記錄則發生在週末或節假日。
在非上學期間,中學生的核心食物消費量,如蔬菜、水果、谷物、奶製品、肉類等,下降了11%,而小學生的消費量基本不變。有40%的學生不消費任何蔬菜,而上學期間的平均消費量是25%;水果攝入量也同樣出現下降,甚至還有5~10%的學生表示在家幾乎不喝水。
【牙科】植牙成功 啃硬物仍有風險
植牙成功不代表能啃硬物。植牙後的牙根因缺乏一些天然真牙的自我保護功能,咬蟹殼、胡豆等硬物存在風險,可能損害植體。
牙科醫師表示,天然牙根的外表面有彈性的牙周膜(韌帶)包覆,牙周膜內密佈壓力偵測器,因此用力咬下時,天然牙可以下沉避震。當用力過大時,牙周膜中的壓力偵測器除了發出痛覺警告外,還會啟動天然的反射保護機制,立即使嘴巴鬆開。
目前人工植牙在牙床條件良好情況下,已經有頗高的成功率,但植牙成功後仍要留意咀嚼力道與清潔。因為人工植牙是跟骨基長合,之間並無緩衝避震的彈性牙周膜,也缺乏天然牙能啟動鬆口反射的牙周膜壓力偵測體,所以對食物中的魚刺、沙粒、頭髮不容易察覺,也更容易因為咬合力過大而造成傷害,所以使用植牙更應細嚼慢嚥。
若過大咬力可能使植體上部的假牙陶瓷崩毀,或導致中軸螺絲髮生鬆脫或斷折,假牙鬆動,造成人工植牙提早報銷。
【食物安全】洗腎患別碰生魚片
生魚片壽司是人間美味,但對洗腎病患而言,可是危險食物。台中慈濟醫院最近即接連收治兩名腹膜透析患者因吃了生魚片壽司及臭酸的西瓜引發腹膜炎的案例,腎臟內科陳一心主任提醒,慢性病、身體較弱與年長的病患,抵抗力較低,應避免生食、腐壞的食物。
大腸桿菌與金黃色葡萄球菌是食物中毒常見的細菌,常見於生猛海鮮與肉類,在蔬菜、水果中也會出現。一般來說,這些菌經煮熟之後問題不大,關鍵在食用者的健康狀態。健康狀況良好的人,即使吃生魚片、生菜或是像腐壞的西瓜之類的食物,就算菌類超標,導致腸子內面細菌菌落增加,頂多引起腹瀉、腸炎。
但腹膜透析病人與抵抗力低的慢性病患、老年人,壞菌優勢遠高於人體腸道裡正常菌種,進入腸道後快速生長,從腸壁穿透到腹腔,甚至穿過更深的腹膜去,導致更嚴重的腹膜發炎。「東西吃進去吐不出來,當心吃錯了,細菌會在肚子裡游泳。」食物安全對洗腎病患很重要,應避免生食肉類與蔬菜,青菜水果需要新鮮保存,一旦覺得味道不對,就不要勉強吃。
【醫訊】強生公司面臨人造髖關節一審判決
強生公司(JNJ),曾在去年預留25億資金解決8千例人造髖關節的缺陷問題,現面臨新一輪訴訟,髖關節植入物引起患者中毒。
強生公司旗下的DePuy公司正應對一審判決,其生產的髖關節植入物的金屬對金屬設計被指存在缺陷,造成金屬碎片進入病人的血液。鈷和鉻材料引起的感染,迫使凱瑟琳‧赫利希(Kathleen Herlihy-Paoli),進行移除人造髖關節手術。目前,此案在德州的北區法院進行審理。
強生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醫療保健公司,在2010年8月全球召回9.3萬例金屬對金屬關節面替代(ASR)髖關節植入物。承認在過去五年間髖關節植入存在12%的失敗率。強生公司的內部文件顯示,ASR髖關節有37%會在4.6年後失敗。
近日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還要求強生召回部份下頜植入體,這批產品用於糾正下巴缺陷,但可能在手術後逆轉,已收到數十例傷害報告。
嬰幼兒是該產品的最高風險群體,一旦顱頜面牽引系統失敗,可能突然阻塞氣管,導致呼吸停止而死亡,本次召回被列為最嚴重的1級。
【寄生蟲】生飲山泉水腹痛 蟯蟲作怪
台灣嘉義一名中年婦人因腹痛求診,醫師在她腹中發現兩條蟯蟲,推測是生飲不潔山泉水所致。
該名患者家住嘉義縣竹崎鄉,多年前也有同樣情況,經醫師推測原因,發現婦女居所無自來水,平日都汲取山泉水飲用,可能是飲用不潔的山泉水所致。
嘉義市天主教聖馬爾定醫院內科部主任暨腸胃肝膽科醫師羅清池表示,通常蟯蟲較常出現在孩童身上,大多因手未洗淨而取食或吸吮手指所致;但大人食用未煮熟的食物,或飲用未消毒的水,也有可能感染。
山區地表是一個開放系統,山泉水會受到人類活動或動物排泄物污染,若直接取用山泉水,會有把致病菌或寄生蟲喝下肚的風險。一旦肚裡有蟯蟲,容易出現腹痛、腹瀉、貧血、營養不良等症狀,因此建議民眾飲水要煮沸喝才安全。
【研究】看電視助肥 有佐證
看動作片可能毀了你的腰圍, 9月份發表在JAMA內科期刊上的一項研究表明。
人們喜歡在看動作片或其它少刺激性的節目時,邊看邊吃,根據康奈爾大學的一份研究。「我們發現如果你邊看電影,邊吃零食,你會吃得更多」,康奈爾大學食物和品牌實驗室人員安爾泰(Aner Tal)表示。「換句話說,節目越能吸引你的注意力,你吃得就越多。」
這項研究對94名本科生進行,讓他們分成三組、分別觀看20分鐘不同內容的電視節目,提供M&M巧克力豆、餅乾、胡羅蔔和葡萄作為零食。有三分之一的受測者觀看動作片《絕地再生》(The Island)片段,三分之一觀看查理‧羅斯秀(Charlie Rose show),還有三分之一觀看無聲音的《絕地再生》片段。
結果發現第一部份受測者中有98%的人群攝入的零食數,是觀看脫口秀節目的兩倍,即便不帶聲音的動作片也能讓受測者多攝入36%的零食。
【生活】咖啡因攝入量勿超300毫克
歐盟食品科學專家委員會評估,每日咖啡因攝取量應在300毫克以下,對健康才不至於造成影響,然而心血管疾病、腸胃病、長期失眠患者,以及孕婦和孩童,咖啡因攝取量最好不要超過建議。
咖啡因含量會因為咖啡豆品種、來源、沖泡技術、機器種類有影響,請購買時,仔細查看外包裝上面的咖啡因含量標識。
台灣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科主任林傑樑解釋,按照500ppm的咖啡因濃度計算,喝下一杯300cc的咖啡,就等於喝了150毫克的咖啡因(1,000ppm約等於一毫克)。所以醫師建議喜歡喝咖啡的民眾最好每天只喝一杯咖啡(不超過兩杯),一旦過量,就可能上癮。
而且孕婦一天如果攝取600毫克咖啡因,就可能流產;哺乳女性如果喝太多咖啡,吸食母奶的嬰兒就會睡不著;小孩子也不宜喝咖啡,因為咖啡會影響腦部發育。
責任編輯:麗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