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英傑:依附於權力的題詞終究是浮雲
【大紀元2014年08月15日訊】時下,如何對待落馬官員留下的「墨寶」,似乎讓有些機構感頭痛。據悉,隨著「大老虎」現形,中國石油大學刻意用火箭模型遮擋住這位落馬「著名校友」的題詞署名。而在有些地方,則乾脆將落馬官員的題字剷除得一乾二淨。
題字留墨之風,古已有之,於今為烈。以往這多數是文人騷客的雅好,當下卻成追捧權力的遊戲。無論是在大學小學、大街小巷,經常能看到一些領導幹部的書法,而這些書法的一個普遍特點是,字都寫得特別難看。大概在求字者眼裡,字的好壞不重要,落款上的名字才值錢。此外,也不排除求字與題字成為錢權交易的一種工具。當官的隨便寫幾個字,求字者奉上不菲的「潤筆」,各自心領神會。
問題在於,依附於權力的題詞往往具有很強的時效性。官員飛黃騰達,其題字固然水漲船高,一旦從高位跌落,或成為階下囚,其「遺蹟」卻也難免成為負資產。對於那些趨炎附勢者,熱衷於向官員求字的後果,就是可能有一天不得不面臨這般後果。而對於那些遏制不住秀書法衝動的官員,也保不準哪天會面對這種「墨寶」成遺羞的下場。當然,待到此時,那些落馬官員大概已無暇顧及於此了。
想避免類似下場,領導幹部當以此為戒,平時少題詞、多幹事。對於廣大領導幹部來講,明知道對方並非因為自己的字好才來求題字,就該懂得藏拙,而不能把肉麻當有趣。越是有求必應,將自己的字像牛皮癬一樣掛滿街頭巷尾,不待等人拆除,也已構成自我羞辱。這就像明末閹臣魏忠賢,生前各地官員為其廣建生祠,一旦身敗名裂,還不都成了神馬浮雲。
哪怕官員字寫得再好,一旦出事落馬,求字者也只會避之唯恐不及。題字行為一旦與權力沾邊,書法好不好,其實並沒有多少人在意。在一眾貪官中,江西省副省長胡長清、廣東省政協主席陳紹基的字算是不錯的,可一旦鋃鐺入獄,其題字很快被棄之如敝屐,無人問津。所以,千萬別以為自己當不成蘇黃米蔡,好歹還能成為秦檜,留得一手好書法讓人惦記。所謂人走茶涼,正是為那些熱衷於題詞留墨的官員量身定制。這可說是一個不變的規律。
當官不是街頭賣藝,切不可有「耍寶」情結。老百姓不會因為一個官員字寫得好而惦記他,但只要真心實意為民辦事,即便牆上不留名,老百姓也會在心中為他立碑。話說眼下向領導幹部求字,一不小心就可能掉入政治不正確的陷阱,這或可讓這股以權力為筆墨的題字歪風消停一些。
文章來源:作者博客
責任編輯:朱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