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uye
中國經濟

土地收入占中共財政1/3 地方政府急救市

【大紀元2014年07月22日訊】(大紀元記者李寶睿報導)中共土地收入占財政的1/3,為了保住這一龐大利益,在樓市大幅萎縮下,多個地方政府出台各種政策積極救市。

土地收入占中共財政1/3

大陸地方政府對於土地財政的依賴越來越嚴重。《中國經濟週刊》7月21日報導,中共財政部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2013年為41250億元,2012年為28517億元,2008年為10375億元。

與此同時,同期全國公共財政收入在2013年為129143億元,2012年為117210億元,2008年為61330.35億元。

換句話說,從2008年到2013年,中共公共財政收入6年時間翻了一番,而同期土地收入翻了兩番,土地收入增速明顯加快,土地收入與中共公共財政收入的比值從1:6增長為1:3。

業內人士表示,土地出讓金成為中共地方政府的主要收入,地方政府不會漠視房價跌幅擴大,樓市趨冷,救樓市的行動仍然存在,所以加快救市政策出台是必然的。

地方政府出招急救樓市

樓市下行,成交量大幅度下降、房價持續下跌,讓高度依賴土地財政的地方政府越來越著急。

7月15日,中共地方黨報《常州日報》頭版頭條刊文「我市目前已到了購房好時機」,引起各界輿論嘩然,然而很不幸地,此救市被民眾視作欲蓋彌彰,說明樓市到了快崩的時候了。

在7月初,呼和浩特公佈,居民購買商品住房(包括二手房)在辦理簽約、網簽、納稅、貸款和權屬登記時,不需要再提供住房套數證明,成為大陸第一個全面放鬆樓市限購政策的城市。

緊接著,濟南在7月10日,新房和二手房限購政策全面放開,本地人和外地人購房不再限制套數。

另外,有一些城市通過放寬購房者「自身條件」來達到鬆綁限購。4月份,南寧市房管部門公佈新規定,戶籍是廣西的北海、防城港、欽州、玉林、崇左市的居民可以在南寧市購房。

有專家預計,2014年除了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外,其他30多個城市都可能放鬆樓市限購。

除了放鬆限購外,地方政府還想出了其他救樓市的招數。如安徽銅陵市公佈,在住房公積金貸款、契稅補貼、外地居民購房落戶等方面給予購房者優惠。

隨著樓市下行,今年上半年各地方政府的土地收入情況不樂觀,地方政府開始擔心樓市會崩盤,為了保證土地轉讓收入這一龐大利益,於是不斷出台各種形形色色的救市政策。

(責任編輯:劉曉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