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iloveguava.com/zhizhutongji.php on line 51
Bet365 - Google Play 上的应用

不愛唸書畢業當店長 羨煞同學

font print 人氣: 57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7月20日報導】(中央社記者程啟峰高雄20日電)不愛唸書的曾子芸透過勞動部雙軌計畫,邊就學邊就業,正修科大一畢業就是三商巧福連鎖店助理店長,羨煞同學。

芳齡23歲的曾子芸,與同學走不同的路,她高職起參加勞動部「雙軌訓練旗艦計畫」,4年來邊唸書邊就業,今年6月完成二技學歷,自正修科大畢業後,升任為三商巧福連鎖店助理店長,一畢業就是中階管理職。

曾子芸比起同年齡的社會新鮮人多了自信與沉穩,她已經在連鎖餐飲職場累積4年的資歷。

曾子芸說,因不擅於學業,國中畢業後與母親討論,選擇高職建教班就讀,提早培養一技之長,之後在老師建議下,參加勞動部「雙軌訓練旗艦計畫」,進到正修科技大學與三商行合作的二專部雙軌專班就讀,一邊就學一邊就業,一路完成二技雙軌學程。

曾子芸今年6月拿到大學畢業證書,勞動部同時發給她結訓證書,還有3張證照。

曾子芸說,從來沒有這麼大的成就感,有了雙重證書的加持,4年來邊讀書邊工作的辛苦沒有白費。

過去4年來,曾子芸過著每週上課2天,3、4天上班的生活,比起其他同齡的同學,曾子芸的學生生活非常充實。

曾子芸4年來同時忙於學業與連鎖餐廳的工作及職訓,犧牲所有玩樂,二技畢業前就已升任為助理店長,負責員工排班、餐點品質控管、促銷訓練、叫貨及協助管理店務等,不用擔心畢業即失業。

曾子芸表示,「蠟燭兩頭燒」一度令她想打退堂鼓,但想到當初與媽媽的約定,以及媽媽對她養成一技之長的殷殷期待,讓她堅持下去,苦撐到底,如今苦盡甘來。

曾子芸又說,她原本對唸書不感興趣,後來因工作時遇到一知半解的事情,可從課堂裡找到答案及理論基礎,讓她燃起對唸書的興趣,一路完成二技學業,取得大學文憑,讓她不再是當年那個不愛唸書的小孩。

當同齡的社會新鮮人還茫然於未來的出路,曾子芸已經走出自己的路,笑臉迎向來店的每一名顧客,令同學稱羨。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一項對中國、日本、南韓與美國四地中學生,所進行的問卷調查顯示,日本青少年不喜歡唸書,對外界事物興趣也不高,不過還滿喜歡看漫畫的。
  • 一項對中國、日本、南韓與美國四地中學生,所進行的問卷調查顯示,日本青少年不喜歡唸書,對外界事物興趣也不高,不過還滿喜歡看漫畫的。
  • 景氣差高職建教班今年很夯不景氣促使建教班招生踴躍,家長、學生詢問度大增。(自由時報記者洪臣宏攝)不景氣促使建教班招生踴躍,家長、學生詢問度大增。(記者洪臣宏攝)
  • 不愛唸書縱走中央山脈250公里林政翰(右起)、黃大跖、張元植挑戰中央山脈大縱走,展現讀書以外的專長。(自由時報記者何玉華攝)林政翰(右起)、黃大跖、張元植挑戰中央山脈大縱走,展現讀書以外的專長。(記者何玉華攝)
  • 台灣茶在19世紀清末到日治時代風靡歐美。當時歐美人士對於香氣迷人的「福爾摩沙烏龍茶(Formosa Oolong Tea)」,存在無限好奇與想像,一箱箱繪製精美的烏龍茶,從東方國度遠渡而來,價格高昂且搶手。
  • 黃乾成,本名黃宇立,1959年生於嘉義六腳鄉蒜東村,曾任小學校長,也曾在嘉義大學與南華大學擔任助理教授。然而,在教育之外,他更是一位致力於水墨畫創作的藝術家。他說:「教育是一個真的是非常可愛的工作,可以讓我溫飽,但不會讓我成為富有的人。我們講的春風化雨,教人的一個工作是積德,但最重要的是,讓很多人成就自己。」
  • 伴隨著飄揚的五彩布條、七彩霞光,有著絕世神功的俠客在操偶師的掌中翻騰跳躍,源自台灣的「金光戲」是1950年代流行的布袋戲的一大種類。同一時期,美國知名布偶劇電視節目《芝麻街》(Sesame Street)的角色豬小姐(Miss Piggy)與青蛙科米(Kermit)自布偶師Jim Henson在1955年創造以來,成為美國電視、電影行業重要的文化象徵。當台灣布袋戲來到美國,會擦出怎樣的火花?本報記者專訪現任台北偶戲館館長的蔡易衛,分享他兩年前訪美交流的經歷。
  • 神與我們並肩作戰,高智晟,維權
    在他們具有生命的日子裏,這個制度給了他們不堪言盡的苦難!這個制度在給他們製造了不公正後,又使他們尋求公益的過程成了更加苦不堪言的人生災難。最後,還是這個制度「結束」了他們在人世間的痛苦--以結束他們生命的方式。
  • 神與我們並肩作戰,高智晟,維權
    二○○六年二月四日,我們發起了中國人「反迫害、反暴虐」的接力絕食聲援行動倡議,該倡議迅捷變成了海內、外華人針對在中國肆虐了半個多世紀的權力、黑惡勢力的抗爭風暴。聲援浪潮廣及幾十個國家及地區,得到了大多數國際主流媒體的關注及支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