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iloveguava.com/zhizhutongji.php on line 51
开云体育app - App Store

務實就會成功 訪吳信達博士

江銘通新竹
font print 人氣: 14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014年07月02日訊】(大紀元記者江銘通台灣新竹報導)一個愛玩、叛逆,成績吊車尾的小孩,因能掌握自己的長處而善用它,並且努力不懈、持續成長,終於給自己帶來一片天。

台灣著名的材料科學家——吳信達博士,曾多次獲得國內外各大獎項肯定。從技職體系一路學習、成長的吳信達,要與我們分享他「從自卑突破出來而建立信心」的過程。

曲折的成長過程

小時候的吳信達,因父母忙於工作疏於照顧,成績並不好,被定位為「不乖的小孩」。因生長在基督教家庭,有信仰,吳信達慶幸自己沒有變壞。成績不好的吳信達,在技職學校時,學到許多課本上學不到的東西,也累積了很多實作經驗。高中升二專,他選擇筆試含有自己專長科目的科系應考,策略正確,進入了資源工程科。工作雖受肯定,由於學歷因素,吳信達總輪不到升遷,不服輸的個性促使他工作5年後,重新努力,完成大學學業,之後又取得明道管理學院材料系碩士學位,再進入交通大學機械研究所博士班。

信心的重建歷程

過去累積的實務經驗與歷練,此時便有助於研究工作,同時建立了他可以主動解決問題的能力,使他得以在3年半時間就取得博士學位,吳信達很感謝這段期間指導教授周長彬及學長吳滄榮給予的各項支援和鼓勵。

基於他對燃料電池研究的傑出成果,2008年榮獲「國光獎章」,爾後幾年陸續獲得「中華民國十大傑出發明家」獎章、「中華民國國家創新科技獎」、「義大利發明競賽金牌獎」、「世界發明家——化學發明獎章」等十餘項獎項,並於2010年在總統府蒙馬英九總統與立法院王金平院長接見,同年入選維基百科人物。吳信達回憶:「那時候自己才從自卑突破出來而建立了信心。」

實驗室一景。(江銘通/大紀元)

熱情的教學指導

吳信達認為小孩成長過程中,家庭和學校很重要,父母和老師常會拿同儕來比較,對於學業成績不佳的小孩,往往給予負面評價而不加以鼓勵,小孩就會產生自卑感。吳信達目前在明道大學材料系任教,常以自己的經歷為殷鑑,以鼓勵的方式來引導學生。

吳信達表示,不要小看學生,課業表現好固然重要,愛玩或成績不好的學生也有他的特質,老師適當的引導他,將他的特長發揮出來,將來也會有成就。當你引導他發揮其長才而有了成就,他會一輩子感激你。他指導的學生大都能獨立思考、獨立實驗,甚至獨立解決問題。學生的表現正如吳信達所言,也會有他們的成就。

幾個誠懇的建議

自己從技職體系學習、成長,吳信達遺憾教改後大家忽視了技職教育,技職學校變成科技大學,卻朝向一般大學發展,造成實作技術的斷層。他認為要再走回頭路已不可能,建議增加實作性的技藝學程或學分。有證照認證固然好,但必須提高其認證的公信力。

吳信達認為,跨領域的學習及跨領域的工作經驗,有助於他在研發上的整合與創新。此外,他從回歸理論找出發明的共通性,也對於他的創新產生助益。這些經歷或許也可以給年輕學子參考。吳信達表示創新有技術端的創新及產品端的創新,他也建議學生應先從技術切入,建立紮實的技術根底就容易去創新產品。

無私的回饋奉獻

經歷過青少年晦暗的學習過程,吳信達希望傳承自己蛻變的成長經驗給青少年,希望他們比自己強,因此週末都會到「新竹市基督教懷之青少年關懷協會」奉獻。他以周長彬教授為榜樣,以鼓勵和支持來輔導一些青少年,教導他們如何贏在終點。吳信達認為,如果能改變一個年輕人,讓他朝正向發展,對社會而言就是賺到一個人。

(責任編輯:王愉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大紀元6月16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沈如峰宜蘭縣十六日電)雪山隧道通車前兩年,在工程有大幅度的進展之下,宜蘭房價一度上漲,主要精華地段漲幅至少超過五成,交易熱絡;但是雪隧通車後至今,宜蘭房價已出現停滯現象,主要原因可能是市場已供過於求、新竹科學園區宜蘭基地尚未實現有關,房價短期內恐怕不容易再攀升。
  • 市長許明財2月1日於市長室,以「科技之秀」四個大字,頒給十大傑出發明家吳信達先生,對就讀交通大學機械研究所博士班的吳研究員,能有如此優異的表現深表讚揚。
  • 台灣的研究機構和科技公司在紐倫堡發明展推出的多項作品都已獲得台灣和其他國家的專利,甚至已經出產成品在市面上銷售。發明人希望到紐倫堡參展能有助於開拓市場。
  • 明道大學校長陳世雄今天說,校內致力推動再生能源研發,希望促進產學合作;每年將投入千萬元研究經費,培養一流綠領人才。
  • 38 歲的加大洛杉磯分校 (UCLA) 數學教授陶哲軒 (Terence Tao)已經獲得過許多大獎。日前,他又因在數論和諧波分析等領域的傑出貢獻,獲得了數學突破獎(Breakthrough Prize in Mathematics),贏得了 300 萬美元獎金。
  • 外交部7月1日將舉辦「台灣獎助金」受獎學人研究成果發表會。獎助金設立至今,已提供346位來自57國的學人來台駐點研究,有助於推動文化外交,並提升國家形象。
  • 大多數眼鏡能矯正視力,但還是無法完全取代眼睛。目前,一位澳洲科學家已經向前邁進了一步,開發出了「幫你看世界」的智能眼鏡,給盲人們帶來了福音。
  • (大紀元記者易永琦美國休斯頓報導)美南國建會2014年年會暨科學工程技術研討會6月21日在糖城的萬豪酒店(Marriott Hotel)舉行。為期一天的研討會涵蓋多個領域:石油天然氣鑽探、煉油與石油化工、環保、奈米、醫學、健康、商務管理、會計與電腦。这是由美国华人所主办的,历史最悠久的科技研讨会,也凸顯了華人在美國社會科學工程等高科技方面的重要貢獻。美南國建會會長王家聰表示承傳美南國建會每年科學工程技術研討會的傳統不僅非常重要也令人自豪。
  • 台大團隊提出宇宙暗物質是「極輕型粒子」的相關理論,與觀測結果相符,為宇宙生成提供新的研究方向。
  • 當今社會盡人皆知人才重要,有了好的人才,可以使一個企業起死回生,可以使一個國家繁榮昌盛。但作為管理者應怎樣選拔人才?怎樣培養人才?還有更多的人是關心怎樣使自己成為人才。這都成了人們反覆思考但永遠難有標準答案的難題。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