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iloveguava.com/zhizhutongji.php on line 51
亚洲体育博彩平台排名官网-亚洲体育博彩平台排名开户-亚洲体育博彩平台排名注册

聰明媽媽才知道的嘮叨的技巧(八)

對男孩要「簡單說明」,對女孩則「別把話完全說白」(上)
font print 人氣: 7
【字號】    
   標籤: tags:

「你為什麼就是不如你哥哥?」
「姊姊都能自己做好,你為什麼做不到?」

如果用這種方式對孩子嘮叨,一定不會有效果。把弟妹和哥哥姐姐作比較,就好像對兔子說「你為什麼不像金魚那樣會游泳」一樣,因為男性和女性,無論年紀大小,二者的本性皆有很大的差異。

男女的腦部結構不同,男性掌管理論的左腦較發達;反之,女性掌管情感的右腦較為發達。那麼孩子呢?男孩的右腦發育比較慢,語言能力發展較遲緩,女孩的左右腦同時發育,因此女孩的成長常常會比男孩還要快速。長大成人後,女性的左右腦可以同時活動,能夠同時做兩件事以上;而男性一次只能使用一側的腦部,一次只能做一件事。

例如,女性一面講電話,還能一面看書了解內容;男性一次做兩件事,就會講錯話,或是誤解書的內容,兩件事都無法專注。再加上男女的荷爾蒙分泌也有差別,男孩具有攻擊性,女孩則具防禦性;不僅在身體上有差異,就精神上而言,男孩和女孩也有許多差異。因此,接下來我就依據男女的特性,幫助大家了解對待男孩和女孩的正確方式。

男孩的特質 父母說話要簡明扼要,不要碎碎念

1.喜愛充滿緊張感的運動、遊戲等,可以競爭的事物。
2.所有事情都想要迅速解決,而不是仔細思考。
3.具有階級意識。
4.有強烈沉醉於某件事的傾向,做事時如果受到妨礙,就會有攻擊的傾向。
5.因為外向的特性,喜歡在外面玩,也喜歡動作大和激烈的遊戲。
6.對於視覺的資訊會有快速的反應。

我在這裡特別仔細說明男孩的原因,是因為身為女性的媽媽和兒子的接觸時間較長。男孩和媽媽們所認知的孩子特性有許多不同,因此也應該採取不同的嘮叨方法。

男孩很善良、單純、暴力,具有和流浪的狼類似的性向。「男人是狼」這句話絕不是口說無憑,男性就像狼一樣重視階級,在狼的世界當中,階級低的狼會絕對服從階級高的狼,男人的特性在這方面相當強烈。

因為這種特性,認為母親的階級比自己低的男孩,就會不聽媽媽的話──這就是媽媽不能失去權威的原因。

在年輕的媽媽身上經常看到的行為之一,就是孩子不吃飯逃跑,媽媽拿著湯匙追在孩子後面拜託小孩「再吃一口好不好?」的模樣。

這是母親因為疼愛孩子所做的犧牲,可是,這樣的行為雖然可以讓孩子再多吃一口飯,卻會降低媽媽的階級。

如果媽媽經常對調皮的男孩做出這樣的行為,擁有階級意識的男孩,當然會覺得自己的階級高於媽媽。換句話說,假如媽媽在孩子面前矮一截,就無法徹底的教育男孩。

因此,對男孩嘮叨時,要強勢明確地讓兒子產生些許緊張感,他們就會無意識地接受對方的階級比自己高。

嘮叨的時候,絕對不要拐彎抹角的說,要單刀直入、直接切入重點。還有,因為階級意識,男孩討厭受到指使,因此嘮叨時,不能用命令的語氣。

此外,男孩還有一個特性,他們喜歡得到肯定,不喜歡被干涉。

當他們靠自己的力量達成目標時,會很有滿足感;反之,當他們被干涉時,就會覺得自己的能力被輕看。尤其是熱衷於某件事時,假如受到干涉,就會有攻擊性的傾向。

─ ─摘自:《聰明媽媽才知道的「嘮叨的技巧」》采實文化提供@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許多父母總是把「嘮叨」當成愛與關心的表現。從前述的例子來看,媽媽是為了孩子好,才說這些話;因為媽媽認為這就是自己對子女的愛與關心。
  • 假如說了那麼多話,卻完全沒有教育效果,為什麼父母每天還是要對子女嘮叨好幾次呢?
  • 大部分的父母對孩子都有錯誤的認知,常會將「孩子」看作相同的族群。也就是說,他們沒有把孩子區分為幼童、小學生、國中生等族群,卻給予相同的教育。孩子有成長階段,和大人完全不同。
  • 兒童階段、青春期?年齡不同時,該怎麼「嘮叨」?(中)
  • 這時期的孩子很難對付,有時會出現嚴重的偏差行為,某些孩子已經進入青春期,開始變聲,某些孩子依然具有小孩子的特徵。不過,我們可以確定的是,孩子此時已經正式進入青少年時期。
  • 和孩子們相處之後,就會發現每個孩子的性格都很不一樣。無數的孩子當中,找不到個性一模一樣的孩子,因此,教育孩子真的非常困難。即使使用同樣的嘮叨方式,有些孩子不以為意,卻也可能造成某些孩子心靈的創傷;大部分的孩子都喜歡被稱讚,卻也有人會因為稱讚而受傷。
  • 內向型孩子 有話好好說,孩子自然會敞開心扉......
  • 社交媒體Instagram上有一段可愛幼兒摺疊衣服的視頻,不僅收穫數千萬網友點閱,還引爆一場意想不到的網絡激辯。
  • 在最近的一次旅行中,我驚訝地發覺幾乎每個在機場跟飛機上的孩子眼光都固定在iPad的屏幕上了。雖然我理解帶著小孩旅行並在中途長時間的停留期間讓他們保持盡興的困難,但我不禁想,我們通過讓他們過度使用屏幕時間,以此可能為孩子們製造了哪些影響深遠的問題。
  • 在當今數位時代,無所不在的科技產品為人們的生活帶來了便利和舒適,但也造成了負面影響,例如對這些產品過度依賴甚至上癮、隱私權被侵犯、記憶力衰退等。現在連育兒專家都大聲疾呼,不要讓小孩過度沉溺於科技產品,不要讓這些產品替你養育小孩。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