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3月27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鄭傑憶羅馬特稿)台灣插畫家劉伯樂從事創作30年樂此不疲,創作的體裁和題材廣泛。今年他帶著剛獲得「豐子愷兒童圖畫書獎」的首獎作品「我看見一隻鳥」,以及其他創作,來到義大利波隆那童書展。
劉伯樂的笑容像是明亮和煦的陽光,很難看出他已經過了耳順之年。他曾在台灣省教育廳擔任兒童讀物的美術編輯,並利用閒暇創作。
這是劉伯樂第1次參加波隆那童書展和來到義大利,他告訴中央社記者,「這裡有來自世界各國的作品,有各種形式和樣貌的繪本,算是大開眼界。抵達後,我逛了一下古城區,也對義大利保存古蹟的用心留下深刻印象」。
他接著說,「我不喜歡把自己綁在同一個領域,喜歡嘗試不同的繪畫方式,水彩、油畫都可以」。
他在最新創作「我看見一隻鳥」展現栩栩如生、慢工細活的工筆畫功夫,他說,「我的創作都是來自生活經驗,這本書的靈感就是我和女兒在戶外一起發現、討論不知名鳥兒的經驗」。他透過酷卡與展覽中民眾互動,帶領大家認識台灣鳥類特徵。
劉伯樂的綽號是「劉鳥」,除了姓劉且熱愛賞鳥、畫鳥、拍攝鳥的照片,也因為相較於許多熱愛出國賞鳥的同好,他決定留在台灣,當一隻關注在地鳥類生態的「留鳥」。
他表示,創作的人不應該太在意別人的看法,不需要太拘泥於一定的風格、編排方式等。不過,已經退休的劉伯樂說,「過去我有正職,有一口飯吃,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創作,現在把插畫當專職的年輕人,可能就沒這條件」。
劉伯樂說:「我喜歡把自己的想法藏在故事裡,等讀者發現,來跟我討論。」
他也樂意傾聽批評,他說:「有個小朋友說,這隻鳥的指甲不是這樣、牠的習慣應該是怎樣,這表示他看得非常用心。」
他指著封面上的五色鳥說,「嘴基上的剛毛是牠的特色」,展現了細緻畫工和敏銳觀察。為了生動描繪鳥類,他實地走訪台中大坑的每條路線,書中還附上路線圖,讀者可以按圖索驥。
劉伯樂出版過40本以上的書籍,涵蓋各種年齡層的讀者,他說,「從零歲到99歲都可以看我的書,小孩終究要長大,不用假設他們看不懂,很多時候,小朋友懂得比大人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