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案兩次通報陸媒報導差別大
【大紀元2014年12月07日訊】(大紀元記者駱亞報導)12月6日凌晨零點中共官媒新華網推出周永康案通報、及最高檢察院的公告,周永康被開除黨籍並被逮捕。大陸各大媒體隨後轉載官方的通稿。中共黨媒人民網跟進二條評論,週六整一天幾乎不見陸媒除通稿之外新一輪報導。跟今年7月29日周永康案首次通報相比,陸媒鋪天蓋地報導形成天壤之別。
12月6日凌晨零點,中共喉舌新華網推出二條消息,其一是周永康案通報,稱周永康被「開除黨籍」,移送司法,並羅列周永康涉及六大罪行,包括:「利用職務便利為多人謀取非法利益,直接或通過家人收受巨額賄賂」;「濫用職權幫助親屬、情婦、朋友從事經營活動獲取巨額利益」;洩露「黨和國家機密」;「本人及親屬收受他人大量財物」;「與多名女性通姦併進行權色、錢色交易」。調查還稱周永康「其他涉嫌犯罪線索」。通報指,周永康的所作所為「影響極其惡劣」。另一條消息是中共最高檢察院公佈「對周永康立案偵查並予以逮捕」。人民網配套發出評論文章。
當晚大陸各大網站隨後就紛紛轉載了新華網的二條通稿,週六整整一天,大陸各媒體和門戶網並幾乎沒有推出新一輪周永康案的新聞報導,異常低調,有大陸媒體人李蒙只在其個人社交微博上推出了最新報導「周永康案大起底」。
周永康案今年7月29日第一次通報被「立案審查」,當時媒體鋪天蓋地地對周永康案進行報導,各媒體不但推出周永康專網、專題,還推出了事先準備好的各種周永康案的人物關係圖等等。
相比之下這次周永康案被通報,媒體除了轉載通稿外,幾乎沒有甚麼新的報導,原本的專網、專題都沒有甚麼更新。只是中共黨媒人民網、新華網還跟進了幾篇評論。
外界有猜測官方故意這個時候拋出想降低社會的關注度,大陸律師隋牧青接受大紀元採訪時表示,像周永康案,無論在甚麼時間、甚麼樣的情況下推出,關注度一樣都不會少,因為這個案件實在影響太大,都會受到矚目。
他分析說:「比如假設有一方勢力施壓,周永康案儘量降低影響,那就在凌晨公佈。但事實上公佈者應該也很清楚,周永康案甚麼時候公佈,都是影響非常大的。現在至少從公佈的時間來說,是有低調處理的意思,包括它的措詞稱,周永康還涉其他犯罪線索」。
他進一步分析:周永康這麼大的官員被指政法沙皇,肯定會有一大堆的犯罪問題,只是它們能夠披露多少的問題。像周永康殺妻案等是否被披露?或許有所保留。從其措詞和公佈的時間猜測可能有內部權力的博弈,保留餘地的一種作法。
隋牧青律師認為,「習近平打破『刑不上常委』的常規慣例,宣示作用很強。周永康可以動,其他的常委也可以動,那過去是老常委,那新常委能不能動?恐怕一樣可以動,這可能對高官威懾的作用非常大。」
跟官方媒體低調相比較,網上民間熱情不減,議論紛紛。網上民意認為周永康這次恐怕不是無期的問題,而是殺身之禍。
責任編輯:李曉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