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11月4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游凱翔新竹縣4日電)新竹縣竹林大橋因溪水沖刷,導致橋墩裸露影響行安進行改建。今天舉辦通車典禮,特別加上夜間光雕,成為竹縣一處新地標。
新竹縣長邱鏡淳今天主持通車典禮,他表示,施工過程已經針對溪水沖刷的問題做改善,大幅提升橋梁耐洪、耐震性,希望這條長760米、寬30米,總工程費新台幣10億元的竹林大橋,除了帶給民眾便捷交通外,也能帶動竹東、芎林兩地的發展。
當地民眾邱瑞藤表示,從小在竹東長大,每當颱風、豪雨來襲時,竹林大橋就封橋施工。經過3年整建,雖然工時稍長,相信以後在橋上行車時不必再提心吊膽。
竹林大橋經整建後,有別於過往,在脊背橋型上搭配夜間光雕,除了讓交通更順暢外,也能增加美感,成為竹縣一處新地標,更讓許多攝影愛好者多了一處「好攝之地」。
連接竹東、芎林兩地的竹林大橋建於民國63年,由於受到頭前溪水沖刷,導致橋墩裸露,嚴重影響民眾行車安全,因此被中央列為「待改善橋梁」,經竹縣府提報交通部申請補助改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