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溫哥華「黑色星期五」今年有點「冷」
【大紀元2014年11月29日訊】(大紀元記者邱可菲溫哥華報導)加拿大南邊鄰居美國的「黑色星期五」,搶購潮雖風靡全球,但傳至大溫哥華似乎有點水土不服。今年大溫「黑五」的購物熱度,顯然未能敵過星期五的徒然降溫。商場內未見人頭簇擁的血拼,動眼遠多過動手的淡定顧客,昭示著今年的大溫「黑五」, 有點冷。
「黑色星期五」促銷是美國人的習俗,通常標誌著聖誕採購季的正式開始。雖然美國鄰居們的「黑五」 搶購,吸引了無數加人南下加入血拼,但在大溫地區,消費者卻顯得熱情不夠。
商家「黑五」各顯神通
星期五(11月28日)一大早,一些商場提前在7點開門,而商家更是搶先一步,在6點迎接顧客,用優惠價吸引著消費者的光顧。
鐵道鎮(Metrotown)購物中心向最早光顧的顧客派發禮品卡,吸引了不少人。其中H&M商家派發的禮品卡格外吸引人,面額最高300元,引來150人排隊搶購。Best Buy門前也排了幾十人,不過沒有節禮日(Boxing Day)狂熱。
來自美國的Target仍然秉承習慣,在黑色星期五推出特別優惠,一臺119元的40英吋電視,讓顧客欣喜若狂。一大早,一百多人已經急不可待地準備進入,商店在早晨6點開門,一個半小時後電視告罄。
時裝、鞋子、珠寶、電子商店等,紛紛推出3折、5折,甚至7折優惠。也有按兵不動的,蘋果店、三星店等電子產品巨頭,完全沒有理會黑色星期五,照常營業不跟優惠。
顧客:「喜歡體驗購物氣氛」
來自舊金山的父子倆阿倫(Allen)與湯姆斯(Thomas)凌晨4點就來排隊。父親阿倫開玩笑說,他們是不遠千里從舊金山過來的,就是為了黑色星期五拼一下。雖然最後只拿到10元的禮品卡,兩人仍然心滿意足,因為父子倆能夠在一起,度過一段溫馨時光。
H&M時裝店前,排在第一、二名的是兩名華人中學生:Laura Leung與Tina Su,已經排隊10小時的她們,神采奕奕的仍然不感覺困倦。
Tina Su是第一次在國外度過黑色星期五,感覺非常興奮也很開心。 「這種經歷非常難忘,我以前從來沒有過的,我很喜歡這種購物氣氛。」昨晚9點起,她就和朋友一起坐在地上守候,熬夜到凌晨7點,終於拿到一張50元禮品卡。
Laura Leung是第二次排隊搶購,她告訴《大紀元》說,因為知道H&M商店提供很多禮品卡,非常優惠,就決定辛苦一些都不在乎,搶先排隊。功夫不負有心人,排在第一名的她,拿到的禮品卡價值300元。
「黑五」折扣有點黑?
Vancity日前一份「黑色星期五的白色謊言(善意的謊言)」,揭穿了商家們最喜歡的一些營銷技巧。例如營造出大規模零售活動、趕快搶購的緊迫感錯覺,或為凸顯大減價、而在促銷日前猛提原價,又或者打出低價卻限制數量等,來刺激消費者的購買慾。
在列治文上班的Sunny Zhou,對此深有體會。Sunny說,兩週前看中一款平板,當時標價299元,但想再等等,看看黑五特價。未料想,黑五前夕,該平板突然調漲至379元。
「雖然黑五促銷打折了100元,但這個水分也太大了吧。」Sunny最後放棄了這筆交易。
當日專門休假逛商場的她,接連體會到期望過後的失望。「我看了不少品牌女裝和靴子,有的數月前我已經買過,現在發現黑五特價居然比我當時買的還要貴。」
Sunny說,商場裡面也遠沒有節禮日時的人潮洶湧,大溫的「黑五」實在有點冷。 ◇
責任編輯:何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