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詩醇:打虎隊的成員怕老虎

——張籍〈猛虎行〉
font print 人氣: 45
【字號】    
   標籤: tags:

作者:于學謙

     猛虎行  張籍
南山北山樹冥冥,猛虎白日繞村行。
向晚一身當道食,山中麋鹿盡無聲。
年年養子在深谷,雌雄上下不相逐。
谷中近窟有山村,長向村家取黃犢。
五陵年少不敢射,空來林下看行跡。

這是一首以樂府體寫的寓言詩,寫猛虎危害村民的情景,當然也可以看成影射社會上某些惡勢力的猖獗。啟示人們認識現實。全詩比喻貼切,描寫生動。

詩的開頭,點出猛虎所居,及其膽大妄為之狀:「南山北山樹冥冥,猛虎白日繞村行。」猛虎向來出入深邃幽暗的山林,但在如今,竟於光天化日之下,膽敢繞村尋釁。我們可理解為惡勢力依仗權勢,官獸一家,肆意橫行。頭兩句發端立意,統領全篇。

接著,步步深入的刻畫老虎的凶惡殘暴,肆無忌憚之舉。「向晚一身當道食,山中麋鹿盡無聲。」傍晚之際,猛虎孤身在大路上捕食生靈。這富有啟迪性的詩句,不禁使人們想到羽林軍的「樓下劫客樓上醉」;宦官們名買實奪 的「宮市」;藩鎮們的「政由己出」,屠城殺人;以及貪官們的稅外「賦斂」羨餘, 這些不都是趁朝廷黯弱之際的「當道」捕食嗎?懾於猛虎的淫威,山中的糜鹿,不敢有半點動靜,這與當時社會上一片恐怖,善良的勞動人民只好戰戰兢兢、忍氣吞聲地 生活的情景,極其相似。

「年年養子在深谷,雌雄上下不相逐。」這兩句寫虎的習性,「年年養子」,虎患將未有窮時。這使人聯想當時人世間的惡勢力,他們有著非常深廣的社會聯繫,皇親國戚,豪門大族,利用封建宗族和裙帶關係,結成盤根錯節、根深柢固的統治集團, 官官相護,上下勾結。各霸一方,代代延續,太子黨們,生生不息,危害百姓不止。

猛虎施虐為害,受害最深的要算靠近虎穴的山村了:「谷中近窟有山村,長向村家取黃犢。」「黃犢」即小黃牛。黃牛是農家的重要生產資料,「取犢」而去,民何以堪!這兩句是說:老虎把爪牙伸向了附近的山莊,把農家的小黃牛咬死、吃掉,這又與人中之「虎」,用「殺雞取卵」、「竭澤而漁」的殘酷手段虐害人民,弄得民不聊生的情形,何其相似!

描寫「猛虎」之害,至此已淋漓盡致。最後,筆觸轉向「射虎」之人:「五陵年少不敢射,空來林下看行跡。」五陵是長安西北的地名,因漢代的五個皇帝的陵墓皆建於此而得名。五陵年少,指官府組織的有武功的少年打虎隊。這兩句,字面是說,這些猛虎作惡多端,就連那些號稱善於騎射,本是打虎隊的人,也不敢惹。他們這個打虎隊,拿了薪水,職在滅虎。但他們是「少年」,人微權輕,不是大人物,不敢打虎。為掩人耳目,虛張聲勢,故作姿態,便裝模作樣的 「空來林下看行跡」,查找老虎的行蹤。實則是含著辛辣的嘲諷。

詩人胸中憤懣,不能直言,便以低回要眇之言出之。國事之憂思,隱然蘊於其內。

全詩處處寫猛虎,句句隱喻人世。寫「虎」能符合虎之特徵,寓世能見世之弊疾,寄義遙深。讀者若有會心,必生無窮感慨。@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紀元1127年(南宋高宗建炎元年)秋的一天,南宋京城一片悲悽淒慘,人民嚶嚶飲泣,「識與不識,皆流涕」,哀悼剛剛被昏君奸臣斬首的抗金志士、愛國太學生陳東。
  • 杜荀鶴的這首詩,通過敘寫兩次經過胡城縣的所見所聞,揭露當時官吏作威作福、欺壓人民,反而得到升賞的不合理現實。
  • 曉夕採桑多苦辛,好花時節不閒身。 若教解愛繁華事,凍煞黃金屋裡人!
  • 錦衣鮮華手擎鶻,閒行氣貌多輕忽。 稼穡艱難總不知,「五帝三皇是何物?」
  • 夏詩醇:報國勇進,勿忘教訓!
  • 重陽登高,踏秋祈福,本是古人一樁賞心樂事。然而在唐朝大歷二年(767年)的夔州(今屬重慶奉節),一位霜鬢華髮的病弱文人獨上高台,感受到的卻是另一番景色:耳畔疾風獵獵、猿聲悠悠,眼前落葉蕭蕭、江水滾滾。
  • 三國時期有一位「醜妻」,頗爲聰慧,即曹魏大臣許允的妻子阮氏。唐 周昉《仕女圖》。(公有領域)
    元稹悼亡韋氏詩,通首說得哀慘,所謂貧賤夫妻也。「顧我無衣搜畫篋,泥他沽酒拔金釵」,言其婦德;「野蔬充膳甘長藿,落葉添薪仰古槐」,言其安貧。俸錢十萬,僅為營奠營齋,真可哭殺。
  • 《人日》一詩,通過寫景,表達了冬去春來,萬物生機勃發的景象。面對雪霽後的晴天,又恰逢「人日」,所以常人舉辦各種活動來慶祝;修行之人不可能像常人那樣興高采烈,而是用「閒吟曠士懷」來抒發自己的襟懷。
  • 皮日休的這首《館娃宮懷古》,前三聯都是描寫館娃宮遺蹟的荒涼景象,尾聯則是表達了對吳王夫差因女色而滅國感到不值。同時,皮日休對越王勾踐利用美色打敗吳國的事情也頗有微詞,他在《館娃宮懷古五絕(其一)》詩中寫道:「越王大有堪羞處,祇把西施賺得吳。」
  • 人說紅塵世間原本就是一個大的名利場,待久了能有幾人不會被誘惑沉淪。守住純淨的初心,感受自然之法的圓容殊勝,自在逍遙、洒脫不羈又是一種怎樣的境界呢?胡令能正是借小兒垂釣的童真視角,為我們展現了如何看淡名利把持本性,清淨無欲的純美內心畫卷。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