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圖:中華民國與美國元首外交影像暨文物展
【大紀元2013年09月17日訊】(大紀元記者鍾元臺灣臺北報導)「中華民國與美國元首外交影像暨文物特展」自9月16日到 10月13日在中正紀念堂介石廳舉行,上午總統馬英九及美國前總統艾森豪孫女瑪麗艾森豪等人應邀剪綵,特展共展出約180張自1949年迄今,兩國元首互訪、重要事件的珍貴照片,以及50多件文物史料。
此次特展展出內容包括當年中華民國第一夫人蔣宋美齡於國會演說、接受電視台訪問及訪問白宮,1960年6月18日美國總統艾森豪訪華的照片。
艾森豪在離華前發表聲明,保證美國人民和政府對中華民國在自由世界所共同承擔的重要任務,給予全力支持,充分展現對中華民國的深厚情誼。
瑪麗艾森豪致詞說, 這是她第八次訪台,這次下榻祖父住過的飯店,別具意義。她的祖父與蔣中正總統通過書信往來,有一封信蔣中正總統寫著:「非常恭喜您連任當上美國的總統,現在共產勢力慢慢在消退,我們應該努力致力於世界的自由及和平」。 瑪麗艾森豪提到,艾森豪說:「人民會團結是因為愛的關係。」
馬英九:推動臺美更緊密關係
回顧兩國元首外交,馬英九表示,中華民國與美國的元首有兩次重要的會晤,一次在政府遷臺前,即1943年11月底的「開羅會議」,另一次則為1960年艾森豪總統來華訪問。
馬英九說,「開羅宣言」決定日本必須在戰後將東三省、臺灣及澎湖等竊占自中華民國的領土歸還,在該次會議上,原本英國代表並不贊成明列此項文字,而僅支持日本放棄其他四大島以外的領土,但因中華民國代表王寵惠的堅持,以及美國代表的大力協助,最終仍依照我國提出的版本通過,此一史實非常關鍵。
他進一步說,1954年艾森豪總統與中華民國簽署「共同防禦條約」,他並於1960年訪問中華民國。上月臺灣甫於金門舉行八二三砲戰55週年紀念活動,八二三砲戰係中美簽署該條約後,展現執行決心與誠意之戰爭,也因為當時美方對我大力協助,該戰役於44天後結束,使得臺海重新恢復和平。
馬英九提到,1979年中華民國與美國斷交之後,目前雖無正式外交關係,元首也沒有機會碰面,但均享有自由、民主、人權與法治的普世價值。「我們透過其他很多管道,還是可以直接或間接了解對方的想法,並且在這基礎上推動兩國更緊密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