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iloveguava.com/zhizhutongji.php on line 51
六合彩开奖网

【教育最前線】 學與術 雙軌需並重

王健(國立北科大工業設計系室設組副教授)
font print 人氣: 18
【字號】    
   標籤: tags: , ,

【大紀元2013年07月31日訊】
台灣島上真正能以超人的技術在國外揚威的人,大部分並非喝台灣政府的「奶水」成長,諸如:李安、王建民、曾雅妮、古又文,及最近獲溫網冠軍的謝淑薇等人。這些人皆是自立奮發、自我耕耘,由家庭的支持到異域發光,其後頂多是總統頒賀詞、召見行禮如儀一番。其實對培養人才,政府一向不太積極,忽視的結果著力太少,遑論投資育才。

最近由於「十二年國教議題」喧騰,很多有識之士擔心,年輕人為升學進路問題,在深怕政府只重「學術」、輕「技術」的觀念作祟下,又陷入老舊觀念之迷思。「唯有讀高」的潛意識,分化了想從事技術性工作的學子,而造成技職教育的「邊緣化」。

中研院翁啟惠院長,早在全國教育會議裡便提出,學術與技術應該並重的言論。然而端看目前教育部每年的經費補助,仍舊改變不了大學多、技職少的現象。由於補助少,一般家長認定「既然政府不重視技術,只好讓孩子拼大學」,國家的政策,隨社會觀念轉移,也樂於順水推舟。於是五專變「科技大學」、「專校」變「大學」,總數達176家,密度可謂世界之冠。如此畸形的發展,讓滿街大學生、博士生達百萬人之譜,實在匪夷所思。

貢獻價值V.S學歷價值

最近有博士賣起雞排來,以「博士雞排」為號召,竟然生意鼎盛,同時社會上也升起一些另類的反響:「有錢總比餓死好」,再加上媒體宣揚賈伯斯、比爾蓋茲的學校教育沒念完,還不是照樣發光發熱。於是,有人發起「貢獻的價值」大於「學歷的價值」之說。

以溫布頓網球賽女雙冠軍的謝淑薇為例,她為國爭光的貢獻至大,國人無庸置疑。7月7日當天得獎後,獲得總統電報賀問外,台灣四維公司則獻上TT面膜作為獎勵,和她搭檔的中國選手彭帥,則獲支持廠商李寧運動品牌公司,贈送一部賓士新車作為獎勵。同樣是冠軍,所得到獎勵顯得天壤之別。隔天中國廠商擬以1千萬人民幣,邀謝淑薇轉籍中國,和當初開價1億人民幣,邀高球球后曾雅妮的動作如出一轍。

教改上路 準備好了嗎?

政府從各類的現象大致已了解到,長年忽視技術、忽略技職,只崇尚高學歷的後果,以致人才流失、產業空洞、產學脫節、競爭力下降、GDP下滑之惡果。在103年即將上路的12年國教政策,不得不面對現實,把技職列入不排富的項目,以期提高技職教育的回升。然而經過多項調查,技職教育的更生,不是只依賴學費一項就可解決。圍繞在陳疴已久的核心問題,從最近台灣教授團提出的建議書裡,知道誘因仍然不足,需要有釜底抽薪、全盤思考的作法才可以振衰啟蔽。

教改盲點 8現象:

以本人在大學執教40年的經驗,提出目前急需改善的盲點如下:

1.國家覺醒太遲,且翻轉社會既成觀念之力道不足。

2.社會價值觀失衡已根深蒂固,需大動作改變。

3.身懷技術的業師皆老化,學歷不足不受尊重,鐘點費不成比例的低。

4.家長主觀意識的決定,學子無法依志願選擇。

5.教育經費分配不均,技職學校設備極為老舊,不符現代產業之需求,減低學習意願。

6.少子化的結果:孩子皆是寶,造成白領意識抬頭,不願從事藍領之工作。

7.教師應有實際實務經驗,而非以學位評量其適任性。

8.技術面可師法瑞士,百萬名錶的設計師,只有高中畢業;學位可學德國,有製靴名師可以掛「副碩士」,鼓勵制度須建立;教學仿效芬蘭,開放自由志願。

總之百年樹人的工程,不能急就章,人才是支持國家的棟樑,「動腦」固然可貢獻,「動手」未嘗不是支持國力的根本。◇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齊國有個姓國的人,因「盜」發家致富,宋國有個窮人向氏跟國氏請教秘訣,卻因「盜」而遭殃入獄。他們兩人的「盜」術為何有這般天壤之別呢?
  • 這一切聽起來不錯,但請記住,對於一些感覺自己沒過過真正的大學生活並且正在努力建立友誼的學生來說,住在家裡可能會很有挑戰性。然而,有一些方法可以克服這些限制。
  • 一說到鳥類,人們可能會馬上聯想到飛行,但事實上,有些鳥類不會飛行,例如主要生活在南半球的企鵝。但既然這些鳥類被歸類為鳥類,為什麼牠們不會飛呢?
  • 大學期間離開家住宿舍或租房住,即自由又獨立,這個想法很誘人。然而,對於一些學生來說,住在家裡是更好的選擇,特別是如果他們的大學就在附近。
  • (圖/小樹文化提供)
    運用可愛故事,培養孩子同理心、學會管理情緒 增進情感表達、提升人際關係能力
  • 社交媒體Instagram上有一段可愛幼兒摺疊衣服的視頻,不僅收穫數千萬網友點閱,還引爆一場意想不到的網絡激辯。
  • 在最近的一次旅行中,我驚訝地發覺幾乎每個在機場跟飛機上的孩子眼光都固定在iPad的屏幕上了。雖然我理解帶著小孩旅行並在中途長時間的停留期間讓他們保持盡興的困難,但我不禁想,我們通過讓他們過度使用屏幕時間,以此可能為孩子們製造了哪些影響深遠的問題。
  • 在當今數位時代,無所不在的科技產品為人們的生活帶來了便利和舒適,但也造成了負面影響,例如對這些產品過度依賴甚至上癮、隱私權被侵犯、記憶力衰退等。現在連育兒專家都大聲疾呼,不要讓小孩過度沉溺於科技產品,不要讓這些產品替你養育小孩。
  • (圖/小樹文化提供)
    運用故事,讓孩子理解自己吃醋的情緒反應,並且詳細解說如何自我調節、加強情緒管理。書中同時詳細運用情境故事,解說各種情緒成因、情緒反應,以及如何因應情緒困擾。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