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iloveguava.com/zhizhutongji.php on line 51
RW上投注app官网-RW上投注app开户-RW上投注app注册

教出好兒子一點都不難(三)

減少粗心,先從生活的穩定做起(3)
font print 人氣: 12
【字號】    
   標籤: tags:

作者:彭菊仙

給孩子做些小差事,從小磨練細心度

容易行事馬虎的男孩,在生活中也特別需要經歷耐煩與細心的練習,而且這方面的習慣養成要愈小開始愈好。這一方面是因為孩子還沒定性、比較好塑造;另一方面也是他們這時候還很黏爸媽,心思單純而更願意聽從父母的教導。

在小學中低年級之前,可以多帶領孩子做些需要細心度的工作,像是洗碗、擦桌子、將書報雜誌分類整理、綁鞋帶,甚至是縫鈕扣、衣服等,訓練孩子的巧手巧眼。

如果到了高年級之後才想磨練孩子對生活的細心與耐心,雖然不是不可能,只是孩子屆時恐怕已不再以父母馬首是瞻,不僅逐漸定性,也會把耳朵、心靈都關閉起來,要再調整習慣就很難了。

打造平穩的環境,減低學習干擾

要讓好動的男孩定下心來好好學習,最重要的就是提供一個寧靜不受干擾的環境,沒有吵雜的玩鬧聲和電視聲,也沒有任何使他分心的物品、玩具、電腦或不相關的圖書。各類學用品、課本和紙張都有明確而易取的固定位置,而且不厭其煩地提醒他要物歸原處、隨手整理,以留下清爽整齊的桌面,讓自己心無旁騖。

訓練讀書心法,提升視知覺能力視知覺能力

較弱的孩子往往會看錯、漏看、跳讀,而發生意外的錯誤;當訊息的複雜度愈高,視知覺不勝負荷所導致的奇怪現象就愈多,所以要從小訓練他們的讀書心法:眼到、心到、口到、手到。對於語文,要鼓勵他們練習用手指著字,以適當的速度逐字朗讀;或者拿一把尺放在每行字的下緣,讓視覺焦點集中在同一行,以免其他行的字詞干擾視覺。

至於數學,往往失之毫釐,差之千里,所以從入學開始,絕對要鼓勵孩子一個字一個字慢慢唸題目,而且一邊唸,還要一邊圈點容易錯看、漏看的細節。如果在低年級就養成這個好習慣,高年級遇上轉了兩、三道彎的複雜題目,就能少吃很多虧了!

我們家老二凱凱讀書考試很少讓我操心,他上課很專注,回家幾乎也不太複習,但還是能保持全班前幾名。不過也就是太有自信,他往往會栽在一些小問題上頭,像是單位不看、大題說明跳過、最後的問題沒有耐性讀完,以致於題目要求「從小排到大」,他卻想當然爾地「從大排到小」;明明是「對的打勾」,他卻匆匆忙忙地打「圈」……雖然最後考得也不錯,但為了這些雞毛蒜皮的差錯少拿了好些分數,連他自己也免不了幾聲嘆息!

針對這些小毛病,我們於是訂下了口訣,好讓凱凱能更精確、有效地掌握細微之處:
(1)一個字一個字點讀題目。
(2)關鍵細節請畫線。
(3)抄、瞄(每次抄完數字,立刻花一秒鐘瞄一次,檢查是否抄對了。)

寫作業、考試之前,把這些要點唸上幾遍,非常具有提醒作用。針對視覺落差所造成的粗心問題,媽媽不妨也和孩子一起設計簡潔有力的口訣,以達到自我警示的作用。

─ ─摘自:《教出好兒子一點都不難》野人出版提供@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為什麼男孩總是會心不在焉,漏看題目、抄錯數字?減少粗心,先從生活的穩定做起。小學男生的大腦,理解力勝於謹慎度、玩心重於耐性,面對密密麻麻的作業考題和生活細節,往往無法淡定以對。放慢生活步調、保持作息規律,不要過度給予學習的負擔,當他們感受到時間的餘裕和自處的能力,才會安心、專心把事做好。
  • 男孩的好奇心強,隨著自己的心向與興趣,對外在物理環境主動探索的欲望,要勝過被動接收知識與重複練習的意願,也就是師長解讀的「玩心太重」。因此,雖然主動的觀察興趣、加上對物理結構天生的敏銳度,使他們的理解力強過女孩,但男孩卻往往管不住自己的心念,無法專注於被動灌輸式的學習,更難耐於細節的操練。
  • 社交媒體Instagram上有一段可愛幼兒摺疊衣服的視頻,不僅收穫數千萬網友點閱,還引爆一場意想不到的網絡激辯。
  • 在最近的一次旅行中,我驚訝地發覺幾乎每個在機場跟飛機上的孩子眼光都固定在iPad的屏幕上了。雖然我理解帶著小孩旅行並在中途長時間的停留期間讓他們保持盡興的困難,但我不禁想,我們通過讓他們過度使用屏幕時間,以此可能為孩子們製造了哪些影響深遠的問題。
  • 在當今數位時代,無所不在的科技產品為人們的生活帶來了便利和舒適,但也造成了負面影響,例如對這些產品過度依賴甚至上癮、隱私權被侵犯、記憶力衰退等。現在連育兒專家都大聲疾呼,不要讓小孩過度沉溺於科技產品,不要讓這些產品替你養育小孩。
  • 人們有時候難免會因為某些事情生氣,這是一種很複雜的情緒,如果處理不好可能會破壞人際關係,甚至引發衝突。而為人父母者對於孩子的生氣,往往會感覺很棘手。現在,有專家分享了有效的解決之道。只要在孩子生氣時說一句短語,他們馬上會鎮定下來,無論他們年齡多大都是如此。
  • 眾所皆知,聽古典音樂有益身心健康,坊間也有出售一些專門供孕婦播放給胎兒聽的胎教音樂。最近墨西哥的一項研究發現,讓胎兒聽古典音樂可以讓他們的心率變得很平穩,可能有助於他們的發育。
  • 孩子總是愛拖延?家長可用4C原則陪伴孩子去累積正向經驗。
  • 在廢棄的童子軍營地撫養在家上學的孩子意味著永遠沒有乾淨的雙手——因為他們要建造小木屋、樹樁日晷,以及在小溪邊釣魚。
  • 英文諺語說:「笑是最好的良藥。」但笑還有其他的好處。最近就有研究表明,它也可能是一種很好的育兒工具,有助於增進親子關係。因此,有時候父母跟子女開個無傷大雅的玩笑,也是不錯的。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