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iloveguava.com

食在不安 台專家籲設食品警察

人氣: 1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013年06月17日訊】 (大紀元記者施芝吟台北報導)「食」在不安造成消費者恐慌,更喪失對政府的信心。台灣食品科學技術學會與民間團體共同召開座談會,食科學會榮譽理事孫璐西17日表示,目前稽查人員不足,建議設置食品警察,並設置檢舉獎金。

台灣食品科學技術學會17日舉辦「危機就是轉機:全民參與強化食品安全管理」座談會,並邀請台灣營養學會、消費者文教基金會、董氏基金會等團體參加討論。

食安稽查 業者不能拒絕

衛生署副署長許銘能說,各地衛生局可以與當地警察一起稽查,依據〈食品衛生管理法〉第11條,廠商不得拒絕稽查人員查察,倘若業者拒絕是有罰則可罰。

他也指出,衛生署一直有在討論設置食品警察問題,不過警政署反映人力調配仍是問題。現階段為加強稽查能量,近期也將與各地衛生局開會討論,並與警政署、法務部等相關單位討論在稽查時和地方檢警合作配合的方式。

商品便宜 消費者要警覺

孫璐西在會中表示,據2011年全國食品安全會資料指出,全國稽查人員不到500位,而食品製造商、餐廳等業者共有30萬,稽查人員明顯不足;設置食品警察,協助稽查人員,不定時、不定點查看食品業者生產線及原物料倉庫。稽查時也要徹底了解業者生產線以及原物料倉庫狀態,並設置檢舉獎金及公告檢舉窗口,鼓勵檢舉不法食品製造與販賣行為,且要保護檢舉人。

此外,她說,消費者一定要有危機意識,有的業者標榜物廉價美、天天便宜,消費者不要貪便宜而購買長期價格不合理的商品,滿足對價格的期待卻損失了安全和健康。
台灣營養學會榮譽理事長王進崑表示,「專業未落實就是大危機」,食品製造或是通路賣場的採購人員,應具備食品技師資格,才能了解食品添加物等相關知識,業者應做好人員的再教育與風險管理的訓練,並強化專業道德。

民團籲政府 共組食安聯盟

主婦聯盟董事長陳曼麗則建議政府,增加管理機制及經費,並及時公開資訊,避免消費者無法閃避問題食物,業者要有社會責任,協助消費者把關;董氏基金會主任許玉惠則建議,民眾跟政府合作,結合民間團體成立的食品安全聯盟,建立溯源查核制度,以發揮更大監督力量。◇

(責任編輯:敏清)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