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3年05月06日訊】(大紀元記者莊麗存 、耿豫仙台北報導)有媒體報導指出,經濟部指示台電研究向中國大陸購電的可行性,而專家認為海底電纜輸出技術問題不大,關鍵在於政治風險。並指出立委稱這是經濟部的迂迴政策,台灣用電量原已足夠,經濟部為保核四,多餘電量就要找「出口」,所以是要賣電給大陸。
對此,經濟部能源局則表示,不知道這消息從哪裡來的,目前沒有這樣的計畫,況且目前也沒有輸電的管道到台灣,同時這也牽涉到電力供應安全及風險等問題。台電公司也表示,目前沒有接到經濟部的指示,也沒有立案研究,更沒有因此而與中國大陸接觸。
向大陸買電的構思來自於台灣聯盟立院副總召許忠信,他於上週公聽會提出,但現場官員並無回應。他指出,台灣不缺電,核四未來若商轉,發電過多產業用不完,經濟部是在評估「賣電給中國」的可行性。只要台電多出1%的多餘電力,就會造成很大的損失,所以台電急忙找「出口」。
立委丁守中表示,沒有海底電纜根本不可能,質疑是媒體炒出來的議題,不願回應。而立委羅淑蕾也以沒海底電纜、工程浩大,相同的理由認為可行性不高,不過她指出,若向大陸買電,隨時都有可能被斷電的疑慮。◇
(責任編輯:敏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