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3日晚,神韻紐約藝術團在布魯塞爾的最後一場演出圓滿結束。作家Karin Mercedes(左)與朋友諮詢師Karin Mercedes觀看演出後,特別盛贊神韻舞蹈演員們把手絹、長袖等很簡單的小道具用活了,創造出一個又一個美的意境。(攝影:林達/大紀元)

作家:神韻舞蹈演員把小小道具用活了

2013年03月14日 | 23:56 PM

【大紀元2013年03月14日訊】(大紀元記者林達比利時布魯塞爾報導)2013年3月13日晚,神韻紐約藝術團在比利時布魯塞爾歌劇院的最後一場演出,又出現了火爆的滿座現象。儘管幾天來,主辦方想盡一切辦法,在劇院有限的座位中開闢了所有可以開放的位子,但仍然有許多人在「一票難求」的現實中向隅,而不得不耐下心來,翹首盼望神韻明年再來時,能夠盡早買票。神韻在當地的主辦方說:「其實我們今年的出票率超過了100%,但仍然滿足不了人們觀看神韻的需求。」

雖然神韻僅僅在布魯塞爾演出了3天4場,但這股「神韻熱」已經悄悄興起,並在最後一場演出中推向了高潮。神韻藝術家們完美精湛的表演,猶如刮起了一陣「神韻旋風」, 吹走了布魯塞爾幾天來少見的飛雪嚴寒,溫暖的春風從人們的內心深處傳向大地。神韻給比利時民眾帶來了光明與希望。

演出在觀眾空無一席的盛況下圓滿結束。全體藝術家們走上舞臺謝幕,向觀眾告別,領舞演員們用高難度的優美舞蹈動作逐一亮相,答謝比利時觀眾的厚愛。觀眾長時間的熱烈掌聲使得已經落下的大幕又一次升起。演員與觀眾們互道珍重,相約明年再見。

當觀眾們陸陸續續走出劇場時,一位女士說她是專程從德國趕來布魯塞爾看神韻演出的,她對有幸觀看神韻演出非常高興。

Madeleine Laffont是一位從事健康與衛生領域的作家,Karin Mercedes是一位諮詢師。3月13日晚,她們兩位朋友結伴來到布魯塞爾國家劇院,觀看了神韻在這裏的最後一場演出。

演出結束後,她們心情仍然激動。Madeleine Laffont說:「這場演出非常美好、非常漂亮!同時也非常出乎我的意料!這也是我們第一次觀看神韻演出。」

講到具體的節目時,她說, 例如舞蹈《春來早》,用手絹作為道具,還有的幾個舞蹈節目用長袖作為道具,「這些道具雖然看著很簡單無奇,但是在神韻演員們的手裏,把他們用活了,創造了一個個極美的意境,效果非常好」。

講到節目中表現的精神層面的信息時,Madeleine Laffont女士說:「我們注意到,在節目中信仰的主題貫穿著整個演出, 這是我始料未及的。但是表達得非常美,我感到非常好!」

Karin Mercedes女士說:「神韻演出向我們展示了這個精神信仰(指法輪功)在中國反迫害的現實。也許今後人們的思想會發生變化。但是,整臺節目非常的美。我最欣賞的是裏面的舞蹈表演,還有被稱為中國小提琴的二胡, 也非常的美,非常的令人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