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3年02月09日訊】(大紀元記者林可容台灣嘉義報導)來自生活的感動,帶來藝術深厚的生命力,帶來迴盪的共鳴,這是國畫家任陸森的畫作傳遞給人的深刻印象。
任陸森先生,1935年出生於中國河南洛陽,西安、重慶和北京,都曾留下童年的履跡。小學時期,隨家人來到台灣在嘉義落腳。
宛如來自生命的呼喚,他在童年即酷愛書畫。小學二年級時,他的父親從北京帶回一大楷、一小楷二枝毛筆和一本顏魯公的《顏氏家廟碑》帖,從此啟蒙了他的書法世界。到臺灣後在初中求學時,楊兆元老師的美術課啟發了他的興趣,醉心書畫的他,習作不輟,初中畢業時,所畫的畫貼了滿屋滿牆。高中時代的美術老師吳梅嶺、黃水文引導他對水墨畫產生濃厚的興趣。從學生時代這股藝術的熱流在他生命中潛沈而流長,經過軍職和教職的幾十年生涯,在退休後又激盪起朵朵的浪花。
有天,他認真思考退休後的生涯規劃,和也是愛好藝術的另一半相約退休後以書畫為志趣,並且開始拜師作準備。曾隨林竹生老師學山水畫,訪趙天行老師學書法,又隨董學武老師學水墨畫,也跟李福財老師學油畫。1996年從教職退休後,更專心致力於藝術的精進。此外,一向任事認真投入、幹勁傻勁持之以恆的他還學習裱畫,將自己的畫作裝裱起來,更完整的玩味藝術的趣味。
在師承許多位大師之後,任陸森先生透過真實的生活體驗,並且師法自然,從而在水墨畫及書法上開展了自成一格的蛻變,建構了自己的墨藝世界。
他的水墨畫,在生活中放步舒展於憶舊、建築古蹟、山石流水、花樹魚鳥之中,對人物也有著墨。他的水墨畫,生活為題,自然為師;經驗為經,洞察為緯;憶舊寄情、舒思寓意。他的畫藉墨色丹彩拓展出豐富無罣的心靈層次,以寫實構境呈現了深靜致遠的生命內涵,在剛毅中映溫厚之情,在厚樸中見永恆之意。
師亦友的畫家董學武形容他「見素抱樸,以與市俗處」、「心無罣礙」以洞觀,「濡染山川,妙悟自然」。觀察任陸森先生的畫作,真有俗世清境的況味。
任陸森本人認為,「生命是短暫的,藝術是永恆的」。他以藝術來見證生命的永恆。在他腳下履踏的名山古蹟、奇石奇樹、城鄉街舍、人情風物,這些個人生命軌跡的往日重現,能讓人感受到情景交融的情懷;這些取材於生活的畫,有時光瞬間回眸的感受,啟發人雋永的共鳴,昔日那暖暖的情懷仍然慰貼人心。
在他心中照會的天地情景、歷史文化、人生價值、自然觀照,這些心靈的沉思洞察的紀錄,透過畫幅展現天人交融的境界,一境一遇,一情一思,歷歷在目,見素抱樸而恆遠。
持一以貫之,精益求精,誠而不懈是任陸森先生的生命特質,在退休前的工作中、生命線義工、主任線上,在退休後的志趣中,都盈貫著這樣的精神。除了在繪畫上精益求精之外,同時他在文藝創作上也戮力深耕,並且充當一名任勞任怨的藝壇園丁,長期耕耘灌溉在台灣落地生根的土地──嘉義市的藝文園地。
「生命是短暫的,藝術是永恆的」,永恆的志業需要恆久的真誠毅力與精益求精才能達境,任陸森先生抱樸處世,寬厚素樸持一化作畫的生命元素,溫厚映襯誠毅的力度,素樸化造無罣的澄境,生命融入畫境,恆久恆遠。
相關簡歷:
2001-2008年,在雲嘉南文化局陳列館共六次個展
1992年至今,參展七個協會每年一次會展
歷任:
嘉義市退休教師書畫協會理事長
嘉義市青溪新文藝協會理事
嘉義市文藝作家協會理事長
現任:
嘉義市退休教師書畫協會名譽理事長
嘉義市文藝作家協會理事名譽理事長
象外水墨研究會常年首席顧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