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上國 衣冠盛世(下)
可見漢服從頭到腳的搭配都是順應天意的,衣冠與人的道德貫通互補,不僅美觀舒適而且時時提醒人修心養性。古時候的儒生都喜歡佩玉,君子如玉,無故玉不可離身,一方面用玉的品格來約束內心,一方面防止裙子被風吹起,再者行事過於急躁時,走路也會失態,這時玉環相撞叮咚作響,對人也是一個警示,與女子頭上戴的步搖有同樣功效,都是幫人靜心糾正偏差的。
所以,古人的言行舉止要求緩慢圓還有更深一層含義,因為遇事魯莽急躁時,人會被氣憤充滿頭腦處於不理智的狀態,容易說出傷人的氣話,做出不計後果的蠢事,輕者激化矛盾,使雙方都陷於苦惱之中,重者傷人害命,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
矛盾衝突都是在不理智的情況下產生的,怒髮衝冠是人生的大忌,因為世事無常,變化莫測,災禍可能在頃刻之間產生,為了盡量避免因言行有失置身於險境,給自己留有餘地化解災禍。
所以平時要養成緩慢圓的習慣,遇事三思而後行,以便於第一時間先和自己的心靈溝通,用道德理念來衡量判斷是非,懂得容忍,知道甚麼事該做,甚麼事不該做,甚麼話該說,甚麼不該說,就能保持理智的面對一些突發事件,不做違背道德倫理的事,由心而生的智慧會幫你化解一些危機,逢凶化吉,逃過一難,感覺似有神護。
內心的修養溢與言表,保持和祥的心態,遇事寬容大度,不但能緩解矛盾的產生還教化別人,以理服人是最能體現出人的威儀,面對公平正義和金玉良言誰還能惡的起來,大都選擇棄惡從善收心歸服了,善是德行的起步,沒有了善也就談不上德。
我們再看漢服從頭到腳都是對應天道幫人修心的,使心靈與天道對接,修好自己的心以養神性,表裡如一,德才兼備,穿出神仙般的品格,活出瀟洒飄逸的人生,可見正統文化都是帶著仙氣,引導人性與天道對接的文化不是天梯是甚麼?
雖然漢服已經離我們遠去三百六十年了,但中華文明的盛世背影,卻一直映射在中華兒女的心中,隨著人性淪喪,道德的敗壞,人離道越來越遠,沒有心法的約束,境界差的太多就當成了神話,似乎傳統美德也成了神話。
其實不然,只不過現代人望塵莫及,而不是不可及,只要有高德大法傳出,能引領人重建道德心法使人得度,就能無所不及。在中共竊國前出生的人身上還能看到一些傳統美德的影子。
小時候奶奶講過,土改時鬥地主,他們白天被逼著去鬥地主,搶了地主的東西分了拿回家,晚上都偷偷的給地主送回去,庄稼人懂得一個理,別人的肉長不到自己身上,一個偏遠的山村,一群目不識丁的鄉野村婦都懂得做人的道理,在食不果腹衣不遮體的情況下還堅守做人的底線,安貧樂道。
當時我的一個姑姑因為貧困交加,只因為發燒沒錢看病,都十二歲了還夭折,在中共殘酷的運動中夭折兒女的何止一家,餓著肚子面對死亡威脅的人,還知道不是自己的東西不能要,拿到手的東西再給人家送回去,被發現了還可能成為下一個被批鬥的對象,有這窮志氣真可謂現代神話了。
正統文化中養育出的人才是正常人,所形成的思想、文化、風俗、習慣,良性的社會制度才是正常的社會,適合人類生存的環境。
中華五千年文明的消失,不是神不存在而是人隨著道德墮落,衡量標準都發生扭曲,文化的變異導致人性魔變,心靈扭曲變態,置身地獄連個人字都不配,神當然就成了虛幻飄渺的了。
人要控制慾望就要用倫理道德來正心,慾望強烈時要意識到把心收回來,及時把慾望斷掉,多看一些聖賢書,接觸一些美好的事物,學會與自己的心靈溝通,如看神韻、漢服大賽清心寧神效果最好,正統文化最能養心,學好中華禮儀,修養道德規範,穿我漢家衣裳,承傳神的紐帶,才能做回真正的中華兒女。
挽救人類道德的正義之師已經遍及世界每個角落,中華文明的火光已經為世人點亮了希望,神傳文化的美好聖潔,引領者人心向善道德回歸,相信不久的將來一定能兌現神說的話,重建我們的文明上國衣冠盛世。
--轉載自正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