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iloveguava.com

活化農地 休耕農地植牧草

人氣: 50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2013年11月20日訊】(大紀元記者陳文敏台灣苗栗報導)近年來進口乾草價格飛漲,飼養草食動物業者飽受威脅;農委會推行「調整耕作制度活化農地計畫」,鼓勵農友及大佃農,活化休耕農地種植牧草,提高國內芻料自給率。20日上午在竹南四方牧場舉辦「活化休耕農地-牧草產業新里程」記者說明會。

四方乳品公司董事長蔡南指出,牧草主要是供給草食性動物食用的芻料,國內每年芻料需求量約48-50萬公噸,國內生產早已供不應求,故需自國外進口約22萬公噸。

蔡南表示,盤固拉草是原產南非禾本科熱帶牧草,優點是抗旱,灌溉需求少,很適合國內休耕農地種植,其蛋白質可增加牛乳風味,一年可收成3次,每公頃土地年產90粒牧草捲。他說,以國產牧草一公斤售價5-6元計,種植20公頃,一年收益可達200萬元,亦可減少年進口量400公噸;以目前進口苜蓿草一公斤14元計,則一年可減少外匯支出560萬元。

後龍農會總幹事陳忠和指出,農民因老化土地休耕不種,一年領9萬,對農會、政府損失大,農業經營輔導後,一直積極活化土地,但雜草叢生,復耕困難,一直荒廢5、6年。他說,現在觀念漸漸改,一兩年內開了30場說明會溝通觀念,農民慢慢接受,農民土地交給農會,獎勵金4500撥給農民,農民土地交出意願增加,良性互動,對農會產生很大助益。

農糧署北區分署長蔡麗琴指出,台灣地處亞熱帶地區適合種植牧草,種植後可以連續收穫多年,可省去新植成本,還可維護農田生態環境。鼓勵農民及大佃農於休耕地種植牧草,供應轄內酪農戶利用,除了可以替代進口草料及活化休耕農地外,亦可節省進口草料購買成本、減少碳足跡。

(責任編輯:呂美琪)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