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iloveguava.com

研究:放任嬰孩夜哭有利其再度入眠

鄧振梁

人氣: 103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013年01月08日訊】(大紀元記者鄧振梁編譯報導)如今的父母遇到的難題是:半夜小孩哭醒了,應該讓他們哭嗎?還是應該趕過去看看安慰他們一下?

事實上,根據父母親向小兒科醫師反映,他們最關心的就是半夜小孩哭醒了。天普大學心理學教授瑪莎.溫勞布(Marsha Weinraub)近期進行了一項研究,希望給予這些猶豫不決的父母一些科學上的事實,好幫助他們下決定。

這份發表於最新一期的《發展心理學》期刊的研究表明,讓嬰兒自己哭是讓他們撫慰自己與再回歸睡眠的最好方式。

小孩成長與親子關係專家溫勞布表示,六個月大的嬰兒大部分能自己度過整晚,一個禮拜才吵醒他們的媽媽一次,但是並不是所有的嬰兒都是這種模式。

在這項研究中,溫勞布與其同事針對6個月至三歲的小孩按其夜晚睡眠狀態分成兩組--睡得好的與暫時性睡得好的。

她表示:「如果你衡量所有在睡覺的嬰孩,就像大人一樣,每一個半到兩個小時會有一個睡眠周期,會稍微醒來再睡回去。」有些小孩真的醒了,沒有睡回去,這就是沒有整晚睡好。

在研究中,該研究小組訪查1,200名6個月、15個月、兩歲與三歲嬰兒的母親,發現在6個月時,有66%的嬰兒能熟睡整晚,沒有醒來,或一周只醒來一次,但是有33%的嬰孩每周醒來七次,但到了15個月減到每週醒來兩次,到兩歲時減到每週醒來一次。

醒來的嬰孩大部分是男孩,而且在評估上比較容易激動與分心,母親比較容易沮喪,而且有比較高的母親敏感性。

溫勞布教授表示,對於那些脾氣不好的小孩除了有基因的影響外,早期睡眠的問題也有關係。如果嬰孩在一歲半之後仍持續有睡眠問題,應諮詢專家的意見。

讓嬰孩自己睡著是很重要的,如果嬰孩只會在餵奶時睡著或是有母親在才能入睡,這樣嬰孩比較不會學會如何讓自己睡好,但這對能有正常睡眠是很重要的。

她說,母親因嬰孩醒來而沮喪是需要進一步研究的。母親在嬰孩6個月到3歲間發生沮喪,要考慮懷孕期間就有沮喪問題,這會影響到嬰孩神經發育與睡眠醒來,母親睡的少也會增加憂鬱症狀。

她還表示,小孩睡眠醒來會影響到小孩本身與家庭成員,父母親應該更小心注意讓嬰孩能夠自我睡眠與自己的休息。每晚應該讓小孩在固定時間睡眠,讓他們自己睡著,不要因小孩醒了而跟著醒來。

這項研究是由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美國國家兒童健康和人類發育研究所(NICHD)所資助的。

(責任編輯:張東光)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