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3年01月24日訊】(大紀元記者蔡溶紐約報導)自去年12月3日韓裔男子韓基碩在時代廣場地鐵站被推下站臺碾死案起﹐紐約地鐵在過去的一個半月內接連發生命案﹐其中包括企圖自殺和意外事件,引起廣泛關注﹐曼哈頓區長斯靜格23日致信大都會運輸署的總督察,希望全面調查地鐵事故,找出切實可行的方法,防止事件再次發生。
12月27日晚,第二名男子在地鐵站候車時遭到類似厄運,他被一名自言自語的女子推下站臺導致死亡。接著是12月31日﹐新年伊始的1月1日,16日,19日和22日,都有發生不同性別和种族的人,在地鐵進站時,跳向鐵軌自殺或者發生意外墜軌、或被人推下站臺遭碾死的案件。
斯靜格說﹐2012年有55人死於地鐵事故,是五年來的新高﹐但是按照目前地鐵命案發生的頻率,2013年恐怕將達到百人。他為此致信大都會運輸署總督察,要求總督察提供獨立全面的調查分析,包括高峰時期不同站臺的事故率、事故類型﹐安裝月臺滑門的成本,降低列車進站時速的利弊可行性﹐世界其他大都會城市行之有效的參考方案等等﹐希望能出臺有效可行的舉措,使紐約的地鐵系統更安全。
他的提議得到了MTA董事會董事、市議員和地鐵乘客公益組織的支持。市議員 交通委員會主席James Vacca說:「毫無疑問這是一個大難題,但我不能接受無法解決的論調,總有辦法解決的,我們一起集思廣益,就可以采取一系列有效行動。」
「不管這些事故因何而起,現在是系統的考慮安全問題的時候了,要既能夠保證每天有效率的搭載百萬乘客,同時也能保證運行的安全。」MTA董事會董事 Allen Cappelli說。
紐約乘客聯盟執行總監John Raskin讚同說﹐「公開這些信息很重要,從而大家可以探討如何更安全的方案,探討每個方案成本是多少,是否可行。」
搭乘6號地鐵的兩名華裔女生Windy趙和胡小姐認為﹐「應該要多些警察,地鐵進站速度慢點比較好。另外乘客也不要靠近站臺邊緣﹐離遠一點。」
西人地鐵乘客Diane Rapahael說:「有人認為進站時地鐵速度放慢,可以減少死亡事故的發生,我覺的他們應該這樣做。」
MTA總裁費爾(Fernando Ferrer)23日發表聲明表示﹐他們與斯靜格有共同的心愿。捷運局正在擴展教育項目,讓乘客了解候車時過于靠近站台邊上的危險性﹐同時也正研究在L線的一個地鐵站安裝試行站臺防護門,「我們會繼續尋找合理的解決辦法,來保護我們的顧客和員工」費爾表示。
始建於1907年的紐約地鐵距今已有百年歷史,部份地鐵老化嚴重,所有的地鐵站臺都沒有安全護欄。高峰時期候車人數眾多,异常擁擠,經常有乘客被擠到站台邊緣,存在極大的安全隱患。
(責任編輯:索妮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