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iloveguava.com/zhizhutongji.php on line 51
博彩公司 - 体育
【華人加國談育兒】

表揚孩子有技巧

慧蓮
font print 人氣: 2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012年09月23日訊】悠悠是個5歲的乖寶寶,在家時媽媽總是表揚和鼓勵她,一次和朋友一起吃飯,媽媽當著其他媽媽的面,表揚悠悠吃飯不但不挑食,而且吃得很快。沒想到一旁的悠悠卻沒有顯露出高興的神態,而是有點惶恐,因為他在幼兒園吃飯時總是落在別的小朋友後面。悠悠媽媽的誇張的表揚和誇獎,對孩子來說造成了一種壓力,讓她心情沉重。其實,具體、恰如其分並且舉重若輕的表揚,會使孩子感到受肯定,又明白還要努力。同時還可以讓他們懂得適當的內斂和含蓄也是一種美。

苗苗的媽媽對鼓勵式教育孩子一度表示懷疑,因為她曾經對孩子做任何一件事,都要表揚一下:「真棒!」而慢慢她發現苗苗對媽媽這句口頭禪無動於衷了,也沒有任何激勵作用。其實,不是這種鼓勵表揚不對,而在於她千篇一律的沒有任何新意的表揚,使得孩子對它越來越沒有感覺。表揚要多涉及細節,譬如對孩子說:「瞧你畫的月亮,邊上還有一片雲,真的很像夜晚的天空!」這會讓孩子從媽媽的表揚中瞭解自己應該努力的方向。

媽媽對文文說:我們一起玩串珠子遊戲,好嗎?文文高興極了: 「好!好!」因為這是她最拿手的遊戲。果然文文很快就串好了手中的那顆珠子。「真棒呀,能那麼快串好!」然而文文卻對媽媽的表揚流露出失落的表情。也許是媽媽低估了孩子的能力,所以表揚並沒有讓孩子快樂。對孩子早就學會的串珠子,媽媽還顯得很驚訝地「誇獎」他,孩子聽後能不失望嗎?:

可可媽媽對女兒常常表揚掛在嘴上,所以樂得可可每天就像只小喜鵲,不時地對媽媽說:「媽媽我已經做了這個」「媽媽我又做了那個」,然後期待著媽媽的誇獎。孩子已經對表揚之詞產生了依賴,她做事的目的完全是為了向媽媽邀功。如果媽媽有一次沒有像往常那樣對她讚揚有加,就會因此而失落。父母應該適當地壓抑一下自己表揚的衝動,讓表揚變得更加可貴。

*一些媽媽們總結出來的表揚小技巧

藉助肢體語言:如4歲的孩子自己把玩具收進箱子裡,在用語言表揚的同時,可以用手拍拍他的後背或者撫摸一下他的小腦袋,讓孩子感覺父母的愛、讚許和鼓勵。

用獎勵代表揚:與其誇孩子畫得好,不如把畫貼在房門上。

表揚時找不足:為讓表揚更客觀,在表揚的同時,用最溫和的語言給孩子再提個更好的建議,幫助孩子獲得更大的提高。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小陶每次玩完玩具以後,都是散落一地,有時筆和紙攤滿了桌子,床上也堆著他的各種小玩意兒,媽媽多次提醒小陶,但是卻總也不見效果。屋內的一片狼藉點燃了媽媽心中的怒火:「跟你說過多少次了,從哪兒拿來的東西玩完了還放回哪兒去。你就是不長記性,看我全把它們扔掉!」說著假裝把孩子最心愛的玩具扔了,接著是一陣急風暴雨般的叫嚷。這樣重複了多次。媽媽簡直對兒子失去了信心。
  • 小小的媽媽小時非常喜歡聽鄰居阿姨和她女兒一起彈琴,可是因為家庭經濟原因,她不得不望琴興歎了,現在小小已經6歲了,媽媽把自己未實現的願望給了女兒,一心把小小培養成一個一流的鋼琴家,可是不知為甚麼。小小在學彈琴時很頑皮,好像老師講過的正確指法、手型和要求在她的腦子裡根本留不下絲毫的印跡,彷彿從來就沒有學過似的。
  • 幾天前和朋友聊天,聽到這樣一個故事: 一位四年級的數學老師上課時問學生:有誰知道6乘7等於幾呀?學生回答:40。「太好了。」老師滿面笑容地說,「你真聰明,這麼接近,只差一點就完全正確了。」 「早就聽說過加拿大孩子們的數學水平很差,不想一個四年級學生竟然連個一位數乘法都不會。」這是我聽到這個故事時首先想到的。更沒想到的是我這個朋友後邊的話,她竟然說:「我很佩服國外這種賞識教育。」
  • 古代傳統文化中,關於感恩的故事很多,其中「羔羊跪乳,烏鴉反哺」的故事最為著名,故事是這樣的:相傳,小羊對它媽媽說:「媽媽,您對我這樣疼愛,我怎樣才能報答您的養育之恩呢?」羊媽媽說:「我甚麼也不要你報答,只要你有這片孝心,媽媽就心滿意足 了。小羊聽後,情不自禁地流下眼淚……小羊為了報達母羊的養育之恩,每次吃奶都是跪著的。它知道,是媽媽用奶水餵大它的,跪著吃奶是感激媽媽的哺乳之恩, 這便是「羔羊跪乳」。
  • 「生命的最終目的不是競爭取勝,而是享受生活的過程」。和張先生交談,他很開朗的首先談出自己對人生的看法,這樣的人生觀決定了他個人對待生活的態度,也決定了他對子女的教育方式和方法。
  • 王女士說起她的教育觀,特別強調的就是讓一對雙胞胎兒子學好中文。 她說:「我們是中國人,不管走到哪裏我們的國籍變成了甚麼,我們都是中國人,中國是我們的根,中華傳統文化博大精深,那是任何民族都無法相比的,我們雖然來到了國外,但是我們的根不丟,我們的文化內涵很深,其他族裔的文化沒甚麼內涵,你看我們現在學英文很容易,而外國人想學好中文可就太難了。」她還舉出很多例子來比較中文和外文:「我們的成語,就四個字,那就是一個故事啊,可是沒有中國的文化基礎,急死老外也不會明白的。」
  • 小王有一五歲的女兒,妻子經常和他在孩子的家庭教育問題上有分歧,為了怎樣教育好孩子爭執不休,妻子老是埋怨丈夫不管教小孩。她給孩子買了很多的幼兒英語,讓她看、聽;放假了,去學繪畫、音樂、幼兒舞蹈,恨不能明天就讓她成才。
  • 小張是一個公司的軟件工程師,他有一個10歲的長的高高的很陽光的兒子,常常聽說他們爺倆一起去打籃球,去郊遊…… 「孩子能健康快樂的度過一生,那是我最大的心願。」小張開門見山直截了當的對筆者說出了他對孩子的期望。
  • 辦公室裡,幾個同事嘰嘰喳喳的在談論自己的孩子。有的說,給兒子的房間放了很多各類書輯,希望孩子能有機會多多的博覽群書,有的說女兒的房間光線最好,有利於孩子在家寫作業,還有一個同事說他兒子最近看上了一套學習桌椅,據說對身體很好,還能控制看書的高度。
  • 小飛曾是兒子的同學,今年12歲,剛剛跟隨父母出國2年,這個原本很調皮開朗的孩子突然變得很深沉,性格也越來越孤僻,學習成績也很不穩定,兒子常常和我談起他這個朋友。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