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背包客 東京逍遙遊(上)
序
年輕時的我嚮往閒雲野鶴般的生活,喜歡一個人在國外自助旅行。這種旅行方式必須自己安排吃、住、交通與行程,雖然不像參加旅行團那麼舒適,成本也未必比較低,但卻是了解各地民情與文化的好方法,而且在與各地民眾互動的過程中,往往會有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値得回憶一生。
有人說:「年輕人生活在希望裡,中年人生活在現實裡,老年人生活在回憶裡。」已屆不惑之年的我在現實生活與工作之間掙扎之餘,偶爾也會「思想起」,回憶童年到中年的各個人生階段,當然也包括以前自助旅行時的點點滴滴。或許,這表示我已有老年人的徵兆了,呵呵!
既然想起那些陳年往事,我索性將其整理成文,藉大紀元一隅與世界各地的讀者分享。我憑藉記憶寫出的旅遊札記肯定沒有旅遊雜誌說得那麼詳細,我的旅遊經驗肯定也沒有專業玩家那麼豐富,但我所經歷的故事卻是獨一無二的,因為這是我自己的故事,正如每個人都是自己人生旅程的主角,不是嗎?
東京之旅
1999年12月,我因為在工作上遭遇一些挫折,所以想讓自己放鬆一下。我避開聖誕節這段旅遊旺季,在此節日的前一個星期請了兩天假,搭配週休二日,來個東京四天三夜遊。
當時身為航空公司員工的我,可以享受機票優待,而且有旅遊經驗豐富的同事充當軍師,再加上我有英語會話能力,所以自認出國自助旅行並非難事。但這趟日本之行卻讓我感受到語言的隔閡與文化上的差異,當然,也成為我難忘的回憶。
啟程
背著背包,我登上自家公司的飛機,心裡有一份親切感。機上的空服員既是服務人員,也是同事,僅管我不認識他們。有一位日籍空姐長的秀麗端莊、儀態高雅,與我印象中長著虎牙、活潑可愛的日本女孩不同。我用英語向她詢問如何從東京機場前往我的旅館所在地新宿,她告訴我機場有巴士可搭乘。
在抵達東京羽田機場後,我注意到東京的時間比台北快一個小時,但我並沒有調整手錶的時間,心想知道就好。在我出關時,那位日籍空姐與其他機組人員剛好出現,徐徐走向組員專用的通道。她發現正在排隊等候的我,望了我一眼,我也看著她,此時兩人四目相對,彷彿時間早已凝結。也許再多瞧個零點一秒就會迸出愛的火花,不過等我回神過來時,她已消失在遠方。
坐上直達新宿的巴士,我迫不及待地望著窗外,這是我第一次到日本,可得仔細瞧瞧。日本的車輛靠左行駛,與台灣相反,所以感覺不太一樣。聽說大多數有皇室的國家都靠左行駛,例如:日本、泰國、英國與澳洲等大英國協的成員國等。到車輛行駛方向不同的國家旅行,不論開車或過馬路一定要小心,以免因為習慣問題而發生事故。
開口問路
在巴士抵達終點後,我不知道我身在新宿何處,也不知道旅館在哪裡,對我來說這是很有趣的事。在國外自助旅行時,我始終相信「路是用嘴巴問出來的」,而且「天無絶人之路」,所以不會擔心迷路或找不到地方。
雖然我大學時學過一個學期的日語,不過那都是很簡單的對話,而且忘得差不多了,所以無法用日語和日本人溝通。我試著用英語問了幾個路人,無奈日本人大多不諳英語,像是鴨子聽雷。如果你會講英語,你到了日本後會感覺「武功全廢」,只能改用「手語」或其他方式與日本人溝通。我曾聽一位經常和各國客戶往來的馬來西亞朋友說,如果日本人的英語好一些,她會更喜歡日本,這句話讓我頗有同感。
針對日本人英語不好的問題,我事先想到一招。我先查了旅館的日文,然後寫在紙上,問路時就給路人看,他們說什麼不重要,我只要照著他們手指指的方向走就對了。
抵達旅館
我就這樣邊走邊問,約莫走了20分鐘,不覺天色已晚。後來走到一處招牌林立的商業區,我四處張望了一下,只見街道上行人三五成群,而街道兩旁都是酒吧、俱樂部、夜總會、按摩院等聲色場所,原來這裡是日本有名的紅燈區歌舞伎町。據說這裡到深夜依然燈火通明、人來人往,而且合法與非法活動混雜。
我又問了路人,繼續往旅館的方向前進,途中看到一間很迷你的派出所。不久來到寧靜的住宅區,終於找到我已事先訂房的旅館。我之所以選擇這家,是因為它的價格是我找到的旅館中最便宜的,而且還有附早餐。
俗話說「一分錢一分貨」,這家旅館因為比較便宜,相對而言,設備也比較陽春一些。像我的房間只有幾坪大,床鋪還是單人床,無法睡「大」字型。而且浴室很小,只有單人床般大小。不過,出門在外總是不如在家舒適,只求有個容身之地就好。
東京的早晨
隔天早上,我睡到日上三竿才起床,吃了早午餐(brunch),準備前往景點參觀。我向旅館要了名片和附近街道地圖,以備不時之需。
當時已屆冬天,但天氣不是很冷。走在灑滿燦爛陽光的街道,看見幾隻鴿子悠閒地在地面上覓食,還有人騎著腳踏車緩緩經過,這與我想像中的世界級大都市完全不同。
依據地圖指示,我穿過仍在沉睡中的歌舞伎町一番街,來到新宿地鐵站。東京地鐵可用四通八達來形容,規模不下紐約地鐵,而香港地鐵和台北捷運都算小一號。
與其他國家一樣,東京地鐵以不同顏色區分不同的路線,而且,只要看懂幾個站名的漢字,就不怕坐錯車或下錯站。不過買票時可讓我琢磨了一下,因為不同車票的使用期限和價格不一樣,在購買時要仔細選擇。
皇居
皇居位於東京市中心,過去是德川幕府的住所,亦即江戶城,現在則是日本天皇的官邸。皇居佔地面積很廣,大部分地方均不對外開放,只有東面的皇居東御苑開放給遊客參觀。
這裡有江戶時期將軍們居住的宅邸,也有二重橋此一代表皇居的象徵。二重橋是兩座相重疊的橋,一為鐵橋、一為石橋。這座古城被現代化的都市包圍,讓人有一種時光交錯的感覺。
我看到日本民眾在皇居開放區舉行接力賽跑,想必這裡已經成為他們生活中的一部分,而不僅僅是天皇的宅院。我漫步在這片廣大的區域,欣賞著美麗的草坪與傲然屹立的黑松樹,不禁發出思古之幽情。
正當我望著水面下悠游自在的錦鯉時,一對看起來不像日本人的情侶走了過來。男方笑著把照相機遞給我,我立即知道他的用意。就在輕風吹拂、枝葉搖曳的松林之間,我用相機為他們的愛情做了見證。
此次參訪皇居,在路上遇到一項「特別禮遇」。當我要走斑馬線過馬路時,前方一輛要轉彎的汽車突然停住,要讓我先走。我為了不耽誤車內乘客的時間,三步併兩步快速前進,在經過該輛汽車前方時,向司機點頭表示謝意。
那位司機原本可以在3秒內轉彎並開走,但卻願意等30秒讓行人先過馬路後才走,這是在台灣習慣於「人讓車先走」的我前所未見的。他那種禮讓、尊重生命的態度,真值得人們學習啊!
東京鐵塔
東京鐵塔是東京昔日的地標,現已被東京晴空塔取代。這是一座以巴黎艾菲爾鐵塔為範本而建造的紅白色鐵塔,高333公尺,比艾菲爾鐵塔稍微高一些。
東京鐵塔的主要功能是發送電視、廣播等各種無線電波。在塔高150公尺處設有大瞭望台,250公尺處設有特別瞭望台,可欣賞東京地區景色。這兩個瞭望台的收費不同,較高的較貴。
基於費用考量,我只上到塔中央的大瞭望台參觀。走進電梯,咻的一聲就到了大瞭望台。這個電梯速度超快的,害我的心臟差點飛出來。
站在瞭望台望著地面,只見四處都有不同顏色的樹,黃色、橘色、紅色和綠色都有,煞是好看,這是在亞熱帶國家見不到的景緻。
看那街道上來來往往的車輛,有如火柴盒小汽車般大小,而行色匆匆的路人就像螞蟻那樣小,也那樣忙。現代人的生活極其忙碌,恐怕很少有時間能靜下來,思考人生為何而忙的問題。
在心靈沉澱了一會兒之後,我到鐵塔附設的商店逛逛,這裡有出售鐵塔模型等各式紀念品。我隨意看了幾個紀念品的標價,感覺太貴,便信步離開。
我想到要和鐵塔拍張照片,就從背包中取出照相機找路人幫忙。剛好有一對年輕的日本夫婦經過,我說了句「sumimasen」(日語:對不起),然後將相機拿給那位太太,我還指著鐵塔說「background」(背景),我的意思是要她幫我拍一張以鐵塔為背景的照片。
那位太太笑了一下後,對著我按下了快門。不過直到今天,我都不知道她拍的如何,為什麼呢?這個謎底在本文最後會揭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