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iloveguava.com/zhizhutongji.php on line 51
开云体育- 线上博彩全攻略 shouye
中國民間故事

楓涇得泉亭的來歷

楓涇古鎮是上海地區現存規模較大保存完好的古鎮,地處吳越交會之處,素有吳越名鎮之稱,為典型的江南水鄉古鎮。古鎮周圍水網遍佈,橋梁有52座之多,現存最古老的為元代致和橋,據今有近700年歷史。古鎮上有一座得泉亭,關於它有這麼一個傳說。

明代,鎮上有一戶姓顧的人家,歷來都行善積德,頗有聲望。明景泰元年(西元1450年)顧家秀才顧文出資整理致和橋東地面時,挖出了一些銅錢,他認為這些錢乃是天賜之物,萬萬不可獨佔,必須與鄉鄰共享,造福眾人方可。

挖出錢的地方,也就是致和橋東原有一口枯井,為了使大家都能重新飲用到清洌的甘泉,於是他就把那口枯井疏濬一新,讓人免費使用,同時還在井上修了一座亭子,命名為「得泉亭」。「得泉亭」,一語雙關:因為在古代「泉」也是錢幣的代稱,所以「得泉」既可以指挖到錢幣,又可以說引來甘泉。說也奇怪,這口枯竭多年的古井,疏通後竟然水質清甜甘洌,水源茂盛。

因為過去此地是交通要道來往的人流繁多,有些人逗留的時間長,一口井來不及供應,為了多做善事,所以他在亭子附近又打了六口井,方便來往路人取用,以解疲勞。而且顧文是敬神之人,為了達到古人相信的「天人感應」的效果,這七口井按北斗七星的位置排列,且井井相通,井水全都甘甜可口,故而人稱「七星井」。當地還有傳說認為:顧文的善舉感動了天上的七星,七星施仙法讓每口井都有不同的特效,有的可以使身體健康,有的可以祛病消災。

清咸豐三年(西元1853年)得泉亭毀於戰爭。光緒三年(西元1877年)顧氏後裔顧志奎重建了得泉亭,民國期間,又被戰火所毀。後在原址上又復建。今日的得泉亭雖然已是重建之物,然而它所紀念的古人那種敬仰神靈、不貪錢財、行善積德的精神卻是永遠值得後人繼承的。

惜乎!中國幾千年來傳統的敬仰神靈、相信因果、與人為善的觀念,如今被無神論貽害至盡,結果會是人人自危,互相殘害。還望純善古風,重德行善早日重返中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