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iloveguava.com/zhizhutongji.php on line 51
1xbet靠谱吗 - 体育

善有善報的故事:祖輩積德 子孫昌隆

陳必謙整理
font print 人氣: 31
【字號】    
   標籤: tags:

據《清河家乘》記載,崑山人張虛江,在嘉靖年間,擔任浙江寧紹道台(官職名)。上任以來,一切禮品和紅包,張虛江一概拒收,為官一塵不染。他曾經說:「我只喝浙江一勺水,或許能留後福,使子孫也在浙江為官。」

後來,他的孫子張泰符,果然做了紹興知府。

當時府城五六十里外,有一個星宿閘,關係到一府的水旱,是從前朱買臣建築起來的。這個地方瀕臨大海,有二十八洞,綿延三四里,水勢最急,修補很難。有一位姓錢的太守修築後,一天就崩潰了。屢築屢壞,百姓為此很痛苦。

張公(張虛江)認真查看,全面衡量了當時的水勢,認為用石頭建築不能持久,就熔化鉛錫來灌鑄,把橋石和閘鑄成一塊,花費巨萬資金,至今屹立不動。紹興地方的人民,把張公作為神來祭祀。後來,張泰符也升任寧紹道台,再升任為一方大官,一直升到七省總漕。為官總不離浙江,人們認為:這是張虛江清正廉潔的報應。

周氏按曰:張虛江先生的父親張南麓,因為他的先輩,出於方孝孺門下,就到長洲唐浦避難,子孫從農,對外不敢講讀書的事。

(方孝孺,明朝浙江寧海人,宋濂弟子。燕王朱棣起兵,當時朝廷詔書多出於他的手筆。燕兵入南京,朱棣命方孝孺起草即位詔,方孝孺不從,被殺。宗族親友連坐死者,凡十族,達八百四十七人。)

一天出外,張南麓看見路旁,有人丟失了一個袋子,提起來很重,裡面裝了三四百金,不敢啟開觀看。他特意停船上岸,等了三天,這才看見一個人,慌慌張張地一路尋找東西來了,張南麓問清他的確切真實情況後,就把袋子歸還了他。因此,張南麓在晚年就生下了張虛江,其母管夫人懷孕十六個月,才生下他。張虛江年幼讀書,過目就能背誦,年紀輕輕,在嘉靖會試中名登榜首。子孫都很昌盛。@*

(出自清代周思仁《安士全書》)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相信做好事有福報的人,有的認為是在積德,今世或者是來世會有福報的;有的人做好事沒想到今後的福報,只覺得做好事心胸很坦蕩、心情很開朗。
  • 為人處世,須安分守己,心懷善念,保持清淨的心境;切莫分外營求...
  • (shown)主張使用嚴刑峻法、獨裁統治的法家其代表人物的結局都死得很慘,而且無一例外。
  • (shown)忽然間,他發現在一株荊條的根下,閃爍有光......
  • (shown)除去這些暗藏的障礙物,實在是利民益國,功莫大耶!
  • 有一種美德叫拾金不昧,從古至今,拾金不昧者皆有福報,或是發家,或是後世子孫發達,或是高中,或是疾病去除。不信,看看清朝梁恭辰所著的《勸戒錄》中記述的幾個故事。
  • 更多證據顯現,靈魂真的存在,擁有多世記憶!前世殘酷折磨囚犯,泰國醫院院長怎樣才能還清罪業?《未解之謎》
  • 害了人命,自然是要償還的,自古都是如此,即便陽間法律無法審判,上天也絕不饒過,無論時間長短。有的是當世遭索命,有的是隔世被索命,以下三個發生在清朝的神異故事就在告訴世人:無論何時害了人命都難逃報應的。
  • 古今中外,在劇火的大災難發生時,誰能讓「神出手」得到奇跡福祐呢? 本文這些真人實事給了我們參考的好指引! 而且我們可以看到,善有善報,可能是事後報,也可能是立即就報!報應不爽呀!
  • 清朝撰寫《勸戒錄》的梁恭辰的父親曾擔任江蘇布政使,與蘇州江鐵君是以詩文相交的朋友。江鐵君曾出家為僧,後又還俗,回歸儒學,不過他應該還是相信因果報應的。他曾講了這樣幾件離奇之事。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