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選讀:《詩經》風雨
風雨
風雨淒淒(1),雞鳴喈喈(2),既見君子(3)。云胡不夷(4)!
風雨瀟瀟(5),雞鳴膠膠。既見君子,云胡不瘳(6)!
風雨如晦(7),雞鳴不已(8)。既見君子,云胡不喜!
注釋
1. 淒淒:寒涼
2. 喈喈:音接,與下文的「膠膠」同為象聲詞,雞鳴聲。
3. 「君子」兩字本是對貴族子弟之稱,後轉為有德行者之通稱;在《詩經》中,女子也往往以君子稱丈夫。
4. 云:句首語氣詞。胡,何也。夷,平;指平靜安定。
5. 瀟瀟:風雨暴疾之聲。
6. 瘳:音抽,病癒。
7. 如晦:昏暗。
8. 已:止。
賞析
〈風雨〉,《詩經‧鄭風》。《詩序》:「風雨,思君子也。亂世則思君子不改其度焉!」本篇描寫在風雨淒清之夜,得見君子之喜悅;或以此篇為風雨中妻子喜得良人歸來之詩。
風雨及夜均代表能使人低沉的外在因素,雞鳴則為天亮的象徵;風雨中不止之雞鳴,正暗示了君子的不為環境所動,即使橫逆交加,亦能不改其行。本詩三章,「云胡不夷」、「云胡不瘳」、「云胡不喜」,層層遞進說明了既見君子的欣喜,因君子之信諾與不變,使見者心生寧定,既而身與心均得光明。
參考語譯
風雨如此寒涼,雞鳴依然高亢。
能夠見到君子,還有什麼不安寧?
風雨如此暴急,雞鳴依然清晰。
已經見到君子,還有什麼病不癒?
風雨晦暗不明,雞鳴仍不止息。
已經見到君子,還有什麼不歡欣?
摘自《古詩選讀》文津出版社 提供
【古詩選讀(附吟唱光碟)】邱宜文主編 文津出版社
「誦詩三百、歌詩三百」,詩歌本 為最精煉且富音樂性之文學,古以弦歌雅樂,匡正民心。本書選錄唐以前最富代表性之詩篇,加以註釋賞析;並集合兩岸傑出音樂工作者,重譯古譜及吟唱,還原古 代笙歌吟詠之風。全書內容含古歌謠、《詩經》、《樂府》、《古詩十九首》、魏晉南北朝詩作等約90首經典篇章。附錄光碟曲目選自唐《風雅十二詩譜》、明 《魏氏樂譜》、清《詩經樂譜》,及今人創作曲等,優美純淨,重現古廟堂大雅之聲。希望提供國人一份可資潛移默化,達成溫柔敦厚詩教目的之精神食糧。@
更多:古詩選讀:《詩經》子衿
古詩選讀:《詩經》碩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