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uye
詩經

古詩選讀:《詩經》木瓜

木瓜

投我以木瓜(1),報之以瓊琚(2)。匪報(3)也,永以為好(4)也。

投我以木桃(5),報之以瓊瑤(6)。匪報也,永以為好也。

投我以木李(7),報之以瓊玖(8)。匪報也,永以為好也。

注釋

1. 木瓜:木瓜樹的果實,有香氣,淡黃色,味酸帶澀。

2. 瓊:玉之美者。琚,音居,古代佩帶在身上的玉。瓊琚,與後文之「瓊瑤」、「瓊玖」都是佩玉,於本篇比喻回報之心。木瓜、木桃、木李,與瓊琚,瓊瑤、瓊玖皆為古贈答之物,《禮記‧郊特牲》曰:「執摯以相見」,《禮記‧曲禮下》:「婦人之摰,椇榛脯脩棗栗。」又《左傳》莊公二十四年:「男贄,大者玉帛,小者禽鳥。」摯,通「贄」,古時初見需以禮相贈,男子以玉帛禽鳥,女子則因無外事,故以果實饈物相贈。以瓜果乾貨投擲欣賞的男士之風,至魏晉仍有留存。《晉書‧潘岳傳》記載:「岳美姿儀,辭藻絕麗,尤善為哀誄之文。少時常挾彈出洛陽道,婦人遇之者,皆連手縈繞,投之以果,遂滿載而歸。時張載甚醜,每行,小兒以瓦石擲之,委頓而反。」

3. 匪:非也。報,答也,回送。匪報,不是為了報答。

4. 好:友好、交好。

5. 木桃:桃之大者為木桃。「桃」前加「木」字爲了和木瓜的「木」同律。

6. 瑤:美玉。《說文》:「瑤,石之美者。」

7. 木李:李子。「李」前加「木」字爲了和木瓜的「木」同律。

8. 玖:音九,黑玉。《說文》:「玖,石之次玉黑色者。」

賞析

〈木瓜〉,《衛風》。這是一首贈答之詩,用以表達禮尚往來的心意,亦見古人純樸敦厚之民風。

全詩共分三章,每章提到的「匪報也」,說明不是要以贈物來相比較,而是藉贈物來表達友好的心意。「瓊琚」、「瓊瑤」、「瓊玖」,對應「木瓜」、「木桃」和「木李」,兩者價值高低雖不同,卻不影響其心意。正見古人結好重在真誠而不在於物之本身。此ㄧ禮尚往來之表現,不是爲了求得對方的給與,而是「永以為好也」,為了結下永遠以和為貴的善緣,以珍惜人與人之間能夠在茫茫人海中相遇、相識的難得機緣。

參考語譯

你送給我木瓜,我回報你美玉,並不是為了報答你,而是希望與你永遠結好。

你送給我木桃,我回報你美玉,並不是為了報答你,而是希望與你永遠結好。

你送給我木李,我回報你美玉,並不是為了報答你,而是希望與你永遠結好。

摘自《古詩選讀》文津出版社 提供

【古詩選讀(附吟唱光碟)】邱宜文主編 文津出版社

「誦詩三百、歌詩三百」,詩歌本 為最精煉且富音樂性之文學,古以弦歌雅樂,匡正民心。本書選錄唐以前最富代表性之詩篇,加以註釋賞析;並集合兩岸傑出音樂工作者,重譯古譜及吟唱,還原古 代笙歌吟詠之風。全書內容含古歌謠、《詩經》、《樂府》、《古詩十九首》、魏晉南北朝詩作等約90首經典篇章。附錄光碟曲目選自唐《風雅十二詩譜》、明 《魏氏樂譜》、清《詩經樂譜》,及今人創作曲等,優美純淨,重現古廟堂大雅之聲。希望提供國人一份可資潛移默化,達成溫柔敦厚詩教目的之精神食糧。@

 更多:古詩選讀:《詩經》子衿

古詩選讀:《詩經》碩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