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代貴族浮沉録(18)
十一
我先後在重慶南開中學、兼善中學上學。那時候的南開中學是全國名副其實的貴族學校,是國民黨高官和高級將領,鉅賈富賈的「子弟校」。這些人對於子女的教育是最為重視的也最為嚴格的。費用之高全國第一。一個學期各種費用得五十個銀元,蜀光中學也被稱之為自貢市的貴族學校。一個學期各種費用也只有幾個銀元,可見差距之大!南開中學學生食堂比較蜀光中學學生食堂天淵之隔。蜀光的學生食堂一個星期打一次牙祭。南開的學生食堂每一天午、晚的菜肴都遠遠的較之蜀光中學這牙祭豐盛得多。七、八個菜,葷多素少。頓頓都吃不完……學生食堂的如此高消費是貴族學校的主要標幟之一吧,重慶物價就很高,而當時沙坪壩的物價是重慶全市最高的,所以要交那麼多的伙食費也不足為奇了。學校雖然統治很嚴,然而重慶大學卻是當時學生運動的風暴中心,近在咫尺,難免不受到各種衝擊和影響,這是國民黨高官對於自己的子女們最為擔心的事情,所以當時學校裏面設立了「國民黨特別區分部」,書記叫李觀方,在蜀光中學教過地理課的,地理課教的「爛熟」,超凡的本事是可以「隨意」的在黑板上,畫出「準確」的中國地圖和世界各國地圖。
六阿爸的一個好朋友在北陪,向六阿爸介紹北陪的兼善中學是個好地方,遠離是非之地,他的女兒準備去讀高一……於是我也去了北陪。那時的兼善中學因為躲避日寇飛機轟炸,從北陪城區遷到了嘉陵江畔,距離北陪市區五、六里地一個叫毛背沱的地方。上面是樹木蔥籠、險峻入雲的雞公山。在雞公山半山腰的茂密林木間,盧作孚令人開闢出來的很大的一個香蕉試驗種植園。在其間闢地修建了幾座房舍。記得還有茅草房,因陋就簡匆匆建起來的。叢林隱蔽下的校舍雖然極為簡陋,教室外面就是香蕉林……然而教師都非常出色。知名教育家張博和作校長(解放以後任過重慶市北陪區區長)。著名的民生公司董事長盧作孚是學校董事長。(解放後「五反運動」中自殺了)特意要他的翻譯來教我們的英語。數、理、化教師都是重慶當時第一流的。加上同學都很刻苦,學校又遠離鬧市。隱藏在那林莽叢林之中,所以學生全部住校,在那樣一個世外桃源般的基本封閉的安靜而又幽美的環境裏,男女同學幾乎一天到晚都附在書本上面。實在是兩耳難聞窗外事……因此畢業生都很優秀,都能考得上有名的大學。
星期天大多在教室裏「啃」書本。很少有人去逛街玩耍之類,和幾個同學偶爾也騎馬去北溫泉游泳,然後再從嘉陵江泛舟而下,激蕩奔騰的江流讓你去感受一番「千里江流一日還!」的豪情,那木船可以一直抵達毛背沱岸邊……據說李鵬曾在兼善中學讀過書,盧作孚的三公子和我們同年紀,被視之為紈絝子弟。
還記得同學們排演了郭沫若的《孔雀膽》。打死了好些條狗,用狗皮作帽子作演出的服裝……在北陪大戲院公演了十多場,公開售票,場場客滿。
學校建在丘陵間,因為沒有場地,所以從來沒有上過軍訓課和體育課。卻偏偏來過一次「實彈打靶」。(據說是從上頭去弄到了一些子彈)。記得是在學校的山後面,有一處山溝,山溝對面,用大籮筐裝滿了石灰放在那兒作為靶的。山溝這邊作了掩體,在那掩體裏射擊。如果擊中了靶的。山溝這邊能夠看得見那大籮筐裏的石灰煙霧沖天而起。
對於這「打靶」男同學大多很興奮,但有的同學不敢打槍,許多都打不準。我很沉著的上場了。人們當然不以為然。文質彬彬的樣子,他還敢打?啪!啪!啪!連中三槍。大家都叫好,創記錄了!教官又獎勵了我三槍,這「三點一線」我記得是六阿爸教我的,至於手槍,六阿爸認為,全靠人的「靈氣」,手與心相通,神槍手全憑他的「靈氣」。
英文課教師是盧作孚的翻譯,西服筆挺,很講究。特意要他來教我們兩個班的英文課的。他講授之後總要叫一男一女站起來「範讀」一遍。女同學總是叫很文雅的蕭智起來範讀。她聲音很尖,「嬌滴滴」的。男同學則總是叫我,帶著低沉雄渾的男中音,抑揚頓挫,頗有點特色。所以一直叫我們「範讀」。
化學教師叫龔續之,非常嚴厲也教得非常的好。然而每次考試總是絕大多數的人不能及格,期中考試時候,第一名72分,我考了71分,還有一個60分,其餘的全部不及格,數學學的是當時的美國大學課本,霍爾.乃特的,教師姓李,我每次考試都在九十多分,同樣很多人不能及格……很快的在班上我便「嶄露頭角」了。
一九四八年秋,六伯曾魯相識的一家子,也是個將軍,姐妹同嫁一夫。據說姐妹以前都是上海的電影演員,姐無出,妹有一女,天真美麗,和我交往漸濃。因為我的學習成績很好,甚得乃父青睞。一九四八年下半年,乃父受蔣委員長之命到臺灣基隆興建軍港。舉家遷往基隆。乃父邀我同往去讀臺北大學。娘得知後堅決不同意,要我立即返鄉。於是又回到蜀光中學上學一直到高中畢業。以後和遠隔一方的伊一直書信往來,到了「解放」(1949年)以後無法通信也不敢通信了,曾經的那些書信也早已不知所蹤了……
六十餘年後的今日唯有一張伊1948年在臺灣臺北飛機場照的一張黑白照片,歷經了六十餘年風霜刀劍,在諸多劫難之後劫後餘生奇蹟般的存留了下來在我的老照片相冊裏面。不知道怎麼竟逃脫了流放、蹲監獄、抄家、流落……的諸多災難而還竟能存留到現在,實在是奇蹟!
我忘記了是何年何月,信手在照片旁邊描來一朵海棠花!紅色的海棠花!!海棠花,中國人叫她相思紅!中國人也叫她斷腸紅!!那無情的一灣灣海峽,那險惡的一段段歲月埋葬了那曾經的相思!埋葬了那曾經的斷腸!六十餘年了,唯有這褪色的黑白照片唯有這海棠依舊的殘紅,為我保留下了少年歲月一段無比美好而純潔的初戀情懷和那麼多的聖潔而遙遠的祝福!!如此美好的懷念於我這歷盡滄桑的人而言是多麼的珍貴啊!!刻骨銘心的愛在人世間驚天動地!我這坎坷苦難的八十年生涯!沒有過這種驚天動地的刻骨銘心的愛!這麼短暫的一段無比美好而純潔的初戀情懷!在一生苦難淒滄的漫長歲月間更顯得彌足珍貴了!
———————————————-
伊
一九四八年,伊父奉命赴基隆建軍港,伊隨父南飛,從此天各一方……
一汪碧波分南北 天各一方長相別 海棠花開相思紅 海棠花謝斷腸裂
春水東去杳無蹤 秋風枉催海棠紅 斷腸紅斷一泫然 夢斷香銷情更慟
春去秋來無消息 一懷愁緒無從寄 山盟空在何所依 歲歲年年長相憶
耳鬢廝磨尤在昔 長相思兮永相憶 但願天涯得歡愉 無憶人間生別離@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