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人有好報的科學依據

石坡
font print 人氣: 119
【字號】    
   標籤: tags:

自有文明以來,人們就堅信「善惡有報」:好人有好報,惡人有惡報;有的現世現報,有的隔一段時間,幾年、十幾年、幾十年甚至隔世報應;有的表現在本人身上,有的報應在親屬身上;有的在身體上表現出來,有的在物質上表現出來,有的在精神上表現出來;有的明顯,看得見,摸得著,有的隱蔽,不容易察覺;總之這是個複雜的現象,但確實存在。

美國凱斯西儲大學生命倫理學教授史蒂芬•波斯特和小說家吉爾•奈馬克就從現代科學和醫學的角度出發,對人的「付出」與「回報」之間究竟產生什麼樣的關係進行了深度挖掘。他們在綜合四十多所美國主要大學的一百多項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大膽的拋出了一個令人驚訝的信息:「付出與回報之間存在著神奇的能量轉換秘密,即一個人在付出的同時,回報的能量正通過各種形式向此人返還,只不過在大多數情況下,自己渾身不知……」

這種「付出」包括讚美、傳承、寬恕、勇氣、幽默、尊重、同情、忠誠、傾聽、創造。根據這十種付出方式,他們制定了一個詳細的測量表,並長期追蹤一些樂於付出的人,分門別類的對每一種「付出」帶來的「回報」進行物理統計和生理分析,從而揭示了「付出」產生的「醫療作用」和「快樂指數」:「宅心仁厚、樂善好施」之人的人格確實對自身心理和身體健康產生巨大而深遠的影響:其自身的社會能力、判斷能力、正面情緒以及心態等都會全面提升。哪怕對別人付出一個微笑,傳遞一個幽默的表情時,唾液中的免疫球蛋白濃度就會增加。可見,「付出」是一劑萬能良藥。

據此推理,一個人做了不好的事,壞事、惡事,對其自身心理和身體健康就會產生負作用;惡貫滿盈,十惡不赦就必然「形神全滅」。

--摘編自正見網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shown)《科學》雜誌的這篇文章說明人的情緒與思想可以對健康狀況產生很大的影響。
  • 除了健康之外,還有哪些因素能使人活得最久呢?
  • 從人類文明歷史的留存與傳承來看,文字的出現是驚天動地的劃時代創舉,《淮南子.本經訓》說「昔者蒼頡作書,而天雨粟,鬼夜哭」,今天我們對「文字」多只看到其表面的實用功能,卻失去了一份基本的敬重精神,甚至連敬重文字的概念也不存在。說實在的,許多現代人會這樣想:敬不敬重文字真的有作用嗎?不妨隨著本文來去探索一番吧!本文試從三方面提供實例來互證。
  • 美國密蘇里州小鎮高爾(Gower)的一名修女在4年前過世並下葬。她的修道院最近打開她的棺木,結果發現她的遺體完好無損,沒有腐爛的跡象,而且面容安詳如同睡著。許多信徒認為這是神蹟,紛紛前往該修道院朝聖。
  • 關羽,關羽擒將圖,商喜
    三國時代的關羽,一生義薄雲天,忠義傳世,從東漢以降,受到歷代歷代的封號,人間處處關帝廟,香火鼎盛。自古也有許多關公顯靈的神跡流傳下來。
  • 生命的「真相」是什麼?天生具有超越照相機的「神眼」,神祕精神導師生生世世相隨,指點靈魂提升,男孩洞悉人生不幸的終極來源。
  • 二戰結局天註定,梅辛預言出斯大林、希特勒、羅斯福與丘吉爾的命運。擁有無法用科學解釋的天賦,卻在推行無神論的蘇聯大受歡迎,梅辛是怎樣的一種存在?
  • 心理暗示堪比施藥?驚人的心理實驗揭開意識的超強力量!不同的意識能力層級對應着不同的命運。提高意識能量層級的祕訣是什麼?
  • 天才發明家特斯拉說過,「如果你要找到宇宙的奧祕,就要以「能量、頻率和振動」來思考。」現在科學認為,宇宙的萬事萬物都是由「能量」構成的,萬事萬物都有各自不同的振動頻率,而頻率相近的人、事、物也就會互相吸引,也就是同頻共振。這也從科學的角度證實了中國古人所說的「相由心生,境隨心轉」是有道理的。
  • 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軍麻醉醫師亨利‧比傑,因為用來減輕士兵疼痛的嗎啡用完了,改為他們注射生理食鹽水。他驚訝地發現,超過三分之一士兵的反應就好像他們被注射了嗎啡。10年後的1955年,比傑醫生在知名美國期刊中發表他的研究,「安慰劑效應」的研究就此展開。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