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iloveguava.com

國際科展 臺2作品獲青少年科學獎

人氣: 3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012年02月11日訊】(大紀元記者鍾元綜合報導)2012台灣國際科學展覽10日舉行頒獎典禮,共有17國244位參賽者135件作品,最高榮譽「青少年科學獎」共有3件,台灣作品就佔了2件,獲獎學生包括北一女中學生王品涵及許嘉容及台中女中王顥蓁及陳韻竹;臺中女中這組學生將代表臺灣參加美國的國際科學展覽活動。另一位得獎作品則由目前就讀麻省理工學院 (MIT)一年級的馬修(Matthew Thomas Vernacchia)獲得。

青少年科學獎是從國內外及各科一等獎作品中,加上創意及應用的表現,最後由全體評審推選出的最高榮譽獎。今年得獎作品北一女中的「探討在不同組織表現,LWD1、LWD2基因對阿拉伯芥生物時鐘的影響」,是由已知植物面對外界環境變化時,會利用調控基因表現的方式來適應環境,生物時鐘的調節是其中重要的一環;植物藉由生物時鐘的調節可改變其生長、開花等生理現象。評審認為該作品設計有趣,未來可望廣泛應用在農業相關產業與研究上,具有創新價值。

台中女中提出的「利用福衛三號氣溫數據觀測北半球平流層急劇增溫現象」,利用福衛三號衛星觀察在同一緯度、不同高度間平流層所產生的溫度變化,嘗試以統計方法檢驗科學假設,進而應用在大自然環境探討。評審指出,作品主題極具鄉土性,且能夠以統計方法來檢驗科學的假設,進而應用在大自然的探討,富創意又有實用價值。

王顥蓁、陳韻竹表示,他們利用福衛三號衛星的大氣溫度資料分析「北半球平流層急劇增溫現象(SSW)」的特殊現象,發現該現象明顯出現在冬末春初,而且30公里以上高空受影響的程度較大;北緯40度以南的地區在SSW發生時降溫,幅度較小,北緯40度以北升溫,幅度隨緯度增加而漸大。

設計透過眼動打字獲獎

馬修的作品「電腦辨認替代輸入系統(Computer Vision for Alternative InputSystem)」,是替癱瘓、插管、喉嚨受傷的病人發展出電腦軟體系統,讓他們透過眼球運動即可下指令,讓鍵盤打出要講的字或句子,跟醫師、家人溝通。馬修指出,新聞報導一位藝術家車禍癱瘓,他的朋友透過電腦科技,讓藝術家仍可用眼來作畫,他深受啟發,才研發這個系統,希望幫助病人。

(責任編輯:童宇)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