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iloveguava.com/zhizhutongji.php on line 51
滨海湾金沙赌场 - App Store

英雄末路上的浩然正氣

作者:雲中君
font print 人氣: 764
【字號】    
   標籤: tags: , , ,

中國歷史上出現了許多智勇雙全、忠心報國的英雄好漢。他們的結局卻都是悲劇,最終走向了失敗的窮途末路。細究其原因,精通歷史的人都不難發現,英雄走向末路的原因不是因為對手太強大,而是起因於小人的見死不救或昏君奸臣的出賣。如果英雄們周圍的人當時敢於捨身相救,見義勇為,他們本來都有起死回生的機會。然而,歷史不以成敗論英雄,即使在逆境中仍能保持其浩然正氣者才是真正的英雄,才能在青史中名留千古。

三國關羽

三國時代的關羽可以說是中國歷史上叱吒風雲的千古英雄人物,他不僅義薄雲天,而且智勇雙全,武藝超群。關公臨陣無數,鮮有敗仗。雖然由於他的疏忽大意,讓呂蒙暗襲了荊州,如果劉封和孟達接到廖化的求救時出兵接應,關羽很有可能衝出麥城,東山再起。然而,孟達為保存實力,不願意冒險,他說:「東吳兵精將勇,且荊州九郡,俱已屬彼,止有麥城,乃彈丸之地;又聞曹操親督大軍四五十萬,屯於摩陂:量我等山城之眾,安能敵得兩家之強兵?」遂觀望不動,致使關公最後的一線生機斷絕。關羽在絕境中力戰,至死不肯投降東吳,保持了千古英雄應有的氣節。

唐朝張巡

唐朝安史之亂時,張巡在以真源(今安徽亳州西)令起兵守雍丘(今河南杞縣),抵抗安史叛軍。至德二年(西元757年),移守睢陽(今河南商丘)。他以區區兩縣幾千兵力,苦守雍丘、睢陽二個孤城近二年,以弱勝強,以少勝多,顯示了傑出的軍事才能。根據史書記載,他守城共經歷大小四百餘戰,斬叛將三百餘人,累計殲敵人十餘萬。睢陽被圍後,河南節度使賀蘭進明等皆擁兵觀望,不來相救。當時賀蘭進明屯兵在臨淮、許叔冀在譙郡、尚衡在彭城,三人皆對睢陽戰況作壁上觀,不施援手。張巡見城中狀況日益危機,命南霽雲率三十騎兵突圍而出。南霽雲先到較近的譙郡許叔冀求援,許叔冀居然送南霽雲幾千匹布,而拒絕出兵。南霽雲又到臨淮找節度使賀蘭進明,賀蘭進明竟說:「今日睢陽不知存亡,兵去何益!」最後致使睢陽城破,一代英雄張巡和南霽雲被俘後仍堅守節操,被叛軍殺害。

北宋楊業

喜歡京戲的朋友們都知道宋朝英雄、楊家將第一代人物金刀老令公楊業的結局。他被迫孤軍深入,臨出發時,指著陳家峽穀,老淚縱橫地說:「務請諸君在此設下埋伏,作為後援,等我轉戰至此之時,即夾擊相救,否則我們只有全軍覆沒矣。」可是等他轉戰至此時,潘美等諸將竟然不見一人,不禁大慟,再奮起殺敵,身受十數重傷,最後中箭墜馬,被契丹俘虜。其子楊延玉和淄州刺史王貴,血戰而死,孤軍無一生還。楊業被俘之後歎曰:「皇帝待我很厚,希望我討賊捍邊,今被奸臣所賣,有何面目求活乎?」絕食三日而死。他的壯烈事蹟,千古之下讀之,仍讓人熱淚盈眶。

南宋岳飛

千古民族英雄岳飛的忠勇和他的戰功不用多說,他的神勇讓無比強悍的百萬金兵也無計可施,無機可乘。然而,最後他竟被奸臣昏君認為叛變有據,逮捕下獄,冤死在風波亭。他的兒子岳雲也被斬草除根,他的愛將張憲則被百般苦刑拷打,最後斬首抄家。滿朝文武,除了韓世忠說了一句牢騷話之外,竟然全部失語。所以岳飛之死,不僅是千古奇冤,也是中華民族的奇恥大辱。令後世動容的是,岳飛蒙冤卻沒有反抗。成就了千古忠臣的美名。

明朝于謙

明朝的大忠臣于謙忠心保國,入朝後因為他廉潔自律,絕不行賄受賄,貪官們對他很忌恨。後被掌權太監王振所陷害,降職為大理寺少卿。因為徐有貞提出遷都南京,受到于謙斥責,經常咬牙切齒地恨于謙。石亨本來因為違反了軍法被削職,是于謙請求皇帝寬恕了他,讓他領兵。那些小人後來竟然合謀控告于謙「意欲謀反」,致使于謙被殺,家產被沒收,家族被充軍。他被抄家之時,家裡竟無餘財,只有皇帝賞給他的一些衣劍而已。成化初年,于謙得到徹底平反時,誥文中說:「當國家多難的時候,保衛社稷,堅持公道,被權臣奸臣共同嫉妒。」于謙的高風亮節光照千秋,他「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的精神永為後人所緬懷。

明朝袁崇煥

明朝末年的袁崇煥是護國的棟梁,一身繫明王朝的安危,在遼東威震邊關。他屢次擊敗清軍的進攻,六獲寧遠大捷,使努爾哈赤受傷致死,在寧錦大敗皇太極。崇禎二年(西元1629年),清軍繞道入長城進圍北京時,時任兵部尚書、督師薊遼的袁崇煥,星夜馳兵回援,並於廣渠門外大挫清軍,解除了北京的險境。其後,皇太極施以反間計。崇禎皇帝中了反間計後,將袁崇煥投入獄中。第二年的八月,以「謀叛欺君」的罪名,處以磔刑,被肢裂於「西市」。英雄末路,不是死於敵手清兵,而是死於昏君奸臣。乾隆四十九年(西元1784年),乾隆皇帝下詔為袁崇煥平反,《清高宗實錄》載:「袁崇煥督師薊遼,雖與我朝為難,但尚能忠於所事,彼時主暗政昏,不能罄其忱悃,以致身罹重辟,深可憫惻。」百年沈冤得以昭雪,可見天網恢恢,清者自清,英雄得到了公正的評價。

歷史不斷地重演。時至今日,還時常看到許多見義勇為的人反而被奸人陷害。然而,善惡必報是天理,善惡到頭終有報。不管奸人如何狡猾,終難逃脫歷史的懲罰。真正的英雄則不論是順風還是逆境,都能始終如一,堅守心靈深處的高貴,他們高尚的精神節操將萬古流芳。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預言中共的統治最終給人民帶來極大的災難,要救得此難只有聖人出世,聖人出世後一切都會變好,就如太陽升起驅散那黑暗,普照大地一樣。
  • 〈陋室銘〉、〈愛蓮說〉是古代兩篇著名的託物言志的短文,文章意境深邃,文辭精煉。〈陋室銘〉作者唐朝劉禹錫和〈愛蓮說〉作者宋朝周敦頤,兩人雖然所處的朝代不同,經歷也各有不同,然而兩個人卻有共同之處,就是擁有傳統儒家知識分子所具有的高潔傲岸的節操。
  • 清代咸豐年間一位自稱「識字農人」的平凡儒生王永彬,晚年寫了一本總結人生感悟的書。因為在「寒夜圍爐」時與家人「相與燒煨山芋,心有所得,輒述諸口,命兒輩繕寫存之」,所以題曰《圍爐夜話》。
  • 【大紀元2012年05月19日訊】(大紀元記者李明綜合報道)著名作家、北伐抗戰名將白崇禧之子白先勇近期在兩岸三地同時出版《父親與民國——白崇禧將軍身影集》一書,掀起民國史的討論熱潮。大陸民眾對白崇禧將軍表示崇敬,緬懷他的武功文治,並認為白將軍拒絕中共和信仰共產主義非常英明正確,不愧是諸葛孔明。
  • 【大紀元2012年07月06日訊】不可否認,諸葛亮的確是一位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但是就其在政治、軍事上的建樹來說,歷史上能與其相侔甚至超越者並不乏人。而他之所以被歷史的大 潮推上神聖的彼岸,名播天下,譽滿古今,成為一種罕見的文化現象,其謎底就是在他身上幾乎集中了我們中華民族傳統文化所固有的全部美德,是封建社會理想人 格的真正化身。這種理想人格,集中體現在四個方面,即:匡世濟民的價值取向,睿智卓越的處事能力,知難而進的人格力量,高風亮節的道德懿範。
  • 人的一生中要面臨許多的選擇,而選擇的結果往往是決定人生與事業成敗的關鍵性因素,個人的努力尚在其次。因此,當聽到朋友說『選擇比努力更加重要』時,我不禁擊掌為其叫好。
  • 【大紀元2012年09月21日訊】中華文明五千年,用兵如神的將帥不乏其人,精忠報國的英雄難以計數。然而,若論在大戰中被敵軍尊稱為「戰神」的人,唯有民國時期的白崇禧將軍一人,可謂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白將軍不僅在軍事指揮上神機妙算,百戰不敗,在個人修為上也能忍辱負重、顧全大局,具有忠貞報國、堅韌不拔的高風亮節,他是名副其實的千古戰神。 由於白崇禧在1949年國難之時拒不投共,以與中華民國共存亡的決心,捨棄與蔣介石的個人恩怨,從海南島飛赴台灣。長期以來,中共控制的媒體對於白崇禧極盡造謠抹黑之能事,對他偉大的歷史功績刻意隻字不提,評價多有嘲諷之意;國民黨方面也因為中央與地方之間的矛盾和他與蔣介石之間的個人恩怨,忽略了他的巨大功勳。
  • 【大紀元2012年09月24日訊】(編者按:中華文明五千年,用兵如神的將帥不乏其人,精忠報國的英雄難以計數。然而,若論在大戰中被敵軍尊稱為「戰神」的人,唯有民國時期的白崇禧將軍一人,可謂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白將軍不僅在軍事指揮上神機妙算,百戰常勝,在個人修為上也能忍辱負重、顧全大局,具有忠貞報國、堅韌不拔的高風亮節,他是名副其實的千古戰神。)
  • 【大紀元2012年10月18日訊】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祖籍隴西成紀(今甘肅天水附近),他誕生於中亞的碎葉城(在今吉爾吉斯斯坦境,當時屬於唐王朝所建置的安西都護府)。約五歲時,他隨父遷居蜀中綿州昌隆縣青蓮鄉(今四川省江油縣)。他不僅是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詩人之一,也是華人世界中知名度最高的人物。他享有「詩仙」、「詩俠」、「酒仙」、「謫仙人」等美譽,被公認為是中國歷史上最傑出的浪漫主義詩人。
  • 「白髮滄浪上,全忘是與非。」在水邊隱居的高人,經常親近自然,日常活動都能保持心態純淨。徐明義畫集8—世外(彩墨)局部(徐明義 提供)
    誰是古今「茶神」「茶聖」呢?愛好茶道之人都會想起陸羽(字鴻漸、季疵,公元733年-804年)。在千年前,陸羽的足跡踏遍中國種茶名山和名泉,進行實地調查研究,並將所得結果作成了《茶經》傳世,開導後人茶文化的風尚流傳至今,並使得中華茶道成了世界茶文化的經典。陸羽對茶的研究為何能脫穎而出留下千古的功業呢?陸羽是怎樣和茶結緣的呢?冥冥中好像上天已經為茶神安排了他不同凡響的一生。一起來探索陸羽的生命之《歌》!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