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高齡讀書樂 嘉藥重陽彰勤學

font print 人氣: 18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012年10月24日訊】(大紀元記者賴友容台灣台南報導)高齡82歲的張鶴齡以高中鑑定資格考進嘉南藥理科大觀光系夜間部,好學不倦的他斷斷續續在多個學校短期進修,並曾經跑到教會偷學英文。如今,孩子都長大了,終於可以一圓讀書的夢想,其勤學態度足堪所有學生表率。

嘉藥校長李孫榮利用重陽節的23日,接見年齡已過花甲而猶在學者10人,除了道賀、贈禮品外,並以座談、茶敍及訪談等方式,表彰該校敬老勤學之意,俾利安心就學。李孫榮表示,勤學的老學生是最好的身教,足為年輕同學的表率。

張鶴齡13歲從大陸來台灣,在台南機場空軍基地服務27年,從幫主管整理文件中認字。記憶力還好的他,希望開拓一種不同的人生,才重拾書本考進嘉藥觀光系就讀。他目前獨居,天天從永康騎車於下午1時到校溫習功課或請教老師。因整天溶在書香中,讓他從沒有過如此好的感覺,並下定決心要讀畢業,也希望未來對台灣觀光業能盡棉薄之力。

還有曾任台南海事職校校長的陳海雄,兩度獲得師鐸獎表揚,雖然年屆70,知道「全台首所」儒學研究所成立於嘉藥,毅然師法「人生70方開始」,當作人生新旅程的開端,能夠沉潛在儒家思想中,享受儒學的樂趣。

而已自公務機構退休的工程師謝茂賞,也就讀儒學研究所,希望能創造自我價值。來自軍旅退休,戰功彪炳的林恒雄、謝朝賢兩位同學,為了圓夢,分別就讀溫泉產業研究所與休閒事業管理研究所。◇

(責任編輯:李薇)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活到老,學到老,松年大學彰基分校,今年有第一級博學班畢業生,最年長畢業生為高齡一百歲的陳王謹,15年來她獨自從台中轉三趟車到彰化上課,一路由學士、碩士修到博士,旺盛的求知毅力,讓所有的人佩服不已!
  • 國立空中大學桃園校區有第一位取得博士的校友,空大桃園縣校友會19日頒贈賀匾給廖建智,期激勵更多有心向學的人士,把握學習機會。
  • 苗栗縣家庭教育中心為了推動代間教育,鼓勵祖父母們走出家庭,增加祖孫代間互動,並且落實「活到老、學到老」的終身學習精神,30日在後龍鎮龍坑國小辦理「大手牽小手、代代學習趣」開學日活動。
  • (大紀元記者詹亦菱台灣花蓮報導)東華大學博碩士班14日辦理新生座談會,錄取中文博士班的3名新生當中,最令人矚目就是高齡81歲的曹尚斌。父親及哥哥鼓勵他要勤學的這股動力,讓他多次報考博士班仍不放棄,現在終於如願以償。
  • 孫思邈的《大醫精誠》論述了有關醫德的兩方面:第一是精,亦即要求醫者要有精湛的醫術,認為醫道是「至精至微之事」,習醫之人必須「博極醫源,精勤不倦」。 第二是誠,亦即要求醫者要有高尚的品德修養,以「見彼苦惱,若己有之」感同身受的心,策發「大慈惻隱之心」。 --題記
  • 台灣茶在19世紀清末到日治時代風靡歐美。當時歐美人士對於香氣迷人的「福爾摩沙烏龍茶(Formosa Oolong Tea)」,存在無限好奇與想像,一箱箱繪製精美的烏龍茶,從東方國度遠渡而來,價格高昂且搶手。
  • 黃乾成,本名黃宇立,1959年生於嘉義六腳鄉蒜東村,曾任小學校長,也曾在嘉義大學與南華大學擔任助理教授。然而,在教育之外,他更是一位致力於水墨畫創作的藝術家。他說:「教育是一個真的是非常可愛的工作,可以讓我溫飽,但不會讓我成為富有的人。我們講的春風化雨,教人的一個工作是積德,但最重要的是,讓很多人成就自己。」
  • 伴隨著飄揚的五彩布條、七彩霞光,有著絕世神功的俠客在操偶師的掌中翻騰跳躍,源自台灣的「金光戲」是1950年代流行的布袋戲的一大種類。同一時期,美國知名布偶劇電視節目《芝麻街》(Sesame Street)的角色豬小姐(Miss Piggy)與青蛙科米(Kermit)自布偶師Jim Henson在1955年創造以來,成為美國電視、電影行業重要的文化象徵。當台灣布袋戲來到美國,會擦出怎樣的火花?本報記者專訪現任台北偶戲館館長的蔡易衛,分享他兩年前訪美交流的經歷。
  • 神與我們並肩作戰,高智晟,維權
    在他們具有生命的日子裏,這個制度給了他們不堪言盡的苦難!這個制度在給他們製造了不公正後,又使他們尋求公益的過程成了更加苦不堪言的人生災難。最後,還是這個制度「結束」了他們在人世間的痛苦--以結束他們生命的方式。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