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劇欣賞】盜王墳
京劇《盜王墳》有兩個不同的演出版本:一個是傳統的、比較短但藝術表現很完整的時遷盜墓;另一個則是「中國京劇院」的改編本,把劇情完全反過來,時遷不盜墓,而成打擊盜墓集團的英雄,他殺死盜墓者,並將盜墓者所盜珠寶,獻給梁山。
不熟悉共產黨思考方式的人,一定感到驚奇,為甚麼憑時遷一個小偷,就有辦法學習歐美的蝙蝠俠、蜘蛛人,一個人打贏多人組成的盜墓集團,為梁山做出「積級的貢獻」呢?其中道理,說起來其實很簡單,這本來就是共產黨敘述事情的原則:顛倒是非,再予「偉光正」一番。
現成的例子如薄熙來,他控制重慶市就有四字訣竅「打黑唱紅」,打黑就是不管真假先樹立一個壞對象來打擊,唱紅就是偉光正。重慶市大企業的商家,他不管好歹全抓起來,以前好官是寧願一家哭也不要一街哭;薄熙來顛倒幹,就他一家笑,豈止讓一街哭,還讓整個市哭。「唱紅」十足發揮邪黨的愚昧瘋狂,在廣場叫市民聚起來唱紅歌,在監獄犯人紅歌唱得好就能減刑釋放,精神病院的病患唱紅歌,說最具療效。
近的還有溫州動車追尾事故,肇事車廂就地掩埋,迅速恢復通車,禁止各種媒體做相關報導,因為鐵道部還要在國際上賣動車,為國家爭取「偉光正」。舉這麼多例子,相信大家都熟悉了邪黨的思考方式。做為文化部直屬單位的「中國京劇院」,促成這樣的思考方式,也是不遺餘力,改編京劇也按此去編,默默推行「顛倒是非,再予偉光正」的邪法。久而久之,人民習焉不察,失去辨別真假的能力。猶如論語的:「子張問明,子曰:浸潤之譖,膚受之愬,不行焉,可謂明也已矣」!邪黨利用各種傳媒「浸潤之譖,膚受之愬」攪亂人民,人民抗拒不了,只能糊塗與「不明」。
1. 新編《盜王墳》有兩個「開口跳」(武丑),左為時遷,右為殷顯(諧音陰險,身著百姓服)。(圖片﹕作者提供)
原本《盜王墳》,台上擺大帳子(代表棺槨,裏面是灝王-頭戴王帽、臉戴加官臉子),大帳子與下場門之間,斜置一張桌子,桌上架一張椅子,這代表隆起的王陵。
時遷攀登上王陵,鑿掘封土,下到墓室,墓室窄小,時遷走矮子步或倒立而行。摸到大帳子(棺槨),揭開簾幕,觀眾看到時遷摘下王帽放入背包,接著摸臉上五竅-兩耳、兩眼、嘴,將其珠寶取走,尤其用錘橇開嘴含,見是一大顆夜明珠讓時遷樂歪了。
2. 新編《盜王墳》左為賈啞(身著百姓服),右為薊州府衙内侯懷(武二花,臉譜紅底一個黑共字)。(圖片﹕作者提供)
正收拾行囊要走,灝王突然坐起來,跳著追時遷,死人也不甘願自己的東西被人拿走呀!時遷嚇一大跳,回過神,一面驚呼「詐屍」,一面又說「你別挨罵了」,兩人同時下場做結。全戲驚險又滑稽,讓人忍俊不住,例如時遷從王陵頂上失足滑下、「死人」詐屍追人、……,盜墓可能碰到的花樣都有。道具就是大帳子與桌椅,京劇簡易舞台卻讓觀眾發揮想像力;又很幽默,被偷的灝王不願坐視利益受損,起身與時遷互動,觀眾呵呵一樂,不會覺得死人有甚麼陰森恐怖。
3. 新編《盜王墳》殷顯手持珠寶,卻被時遷假扮的灝王,嚇了一跳。台灣戲曲學院京劇系演出。(圖片﹕作者提供)
新編《盜王墳》將以上情節盡皆抹去,它強調的是盜墓集團的打仔成員,崇武、鬥爭:薊州府衙内侯懷(代表高幹)、惡人殷顯(代表流氓)、賈啞(裝啞巴,代表特務)。高幹、流氓、特務這是黨的三個呆表,在新編戲裏不願低調,總要不怕醜的醜態畢露。殷顯與賈啞的服裝更是彆扭,既像在土改上喊打喊殺的假群眾,又像樣板戲裏的工農兵。在動作上,賈啞(他是時遷派去臥底的)與時遷的二人聯合亮相,不時擺出政治宣傳畫的革命姿勢。好呀,革命都革到墳裏啦!革到陰曹地府啦!
賈啞與時遷是好人,侯懷與殷顯是壞人,打得大開大闔,火暴猛熾,一點也沒想到是在黑夜裏、甚至是在墓室狹小的空間裏。其間還穿插一段時遷假扮灝王,戲弄眾人的戲--連灝王都響應革命,能奮起嚇人進地府,分享革命的喜悦。
4. 新編《盜王墳》賈啞與假扮灝王的時遷說悄悄話、(圖片﹕作者提供)
動作的設計很多不合理,沒有主題動作,又愛抄襲與拼湊,如時遷翻筋斗穿上鋪在地上的衣服,那明明是《時遷偷雞》裏的。按照水滸傳的次序,京劇依次演出為《翠屏山》、《盜王墳》、《時遷偷雞》。那麼演完《盜王墳》,到了《時遷偷雞》又來個地上穿衣,犯重豈不是沒意思。新編《盜王墳》時遷與殷顯同時都由「開口跳」扮演,更是犯重,從沒在同一齣戲裏見兩個「開口跳」互拼的,看來是領導出的新創意,叫怎麼編就怎麼編,連最基本的章法也沒有。
又有一說《盜王墳》是前輩張黑的拿手戲,王長林教葉盛章也教了這一齣。葉盛章文革時被共產黨謀害,葉生前教的眾弟子之一又被共產黨命令重編此劇。在從前徒弟不敢做出欺師滅祖的事,但在邪黨威脅下,編出一齣又像歌頌邪黨(戲裏人物人人都是邪黨的形像),又像送邪黨進墳幕的亂糟糟的戲。這種顛倒是非又要偉光正的劇情,不管是編劇、演員、觀眾大家都只有哭笑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