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越獄的驚險(1)
下面是這同一個晚上發生在拉弗爾斯監獄裡的事:
巴伯、普呂戎、海嘴和德納第之間早已商量好了要越獄,儘管德納第是關在單人牢房裡。巴伯當天便辦妥了他自己的事,這是我們已在巴納斯山向伽弗洛什所作的敘述中見到了的。
巴納斯山應當從外面援助他們。
普呂戎在刑房裡住了一個月,趁這期間他做了兩件事:一,編好了一根繩子;二,一套計劃思考成熟了。從前,獄裡的制度是讓囚犯自己去處理自己的,囚禁他們的那種嚴酷的地方,四堵牆是條石砌的,頂上也是條石架的,地上舖了石板,放一張布榻,有一個用鐵條攔住的透風洞,一道釘上鐵皮的門,這種地方叫做囚牢,但是有人認為囚牢太可怕了。現在,這種地方的結構是:一道鐵門、一個用鐵條攔住的透風洞、一張布榻、石板地面、條石架起的頂、條石砌起的四堵牆,而且改稱為刑房。那裡在中午稍微有點光。這種房間,我們心裡明白,已不是囚牢,但仍有它的不便之處,那就是,它讓一些應當從事勞動的人待下來動腦筋。
普呂戎,正因為他愛動腦筋,才帶著一根繩子走出了刑房。他在查理大帝院裡,被公認為一個相當危險的人物,別人便把他安插在新大樓裡。他在新大樓裡發現的第一件東西,是海嘴,第二件,是一根釘子。海嘴,意味著犯罪,一根釘子,意味著自由。
關於普呂戎,我們現在應當有個完整的概念。這人,外表具有文弱的體質和經過預先細想過的憂傷神情,是一條打磨光了的好漢,聰明,詭詐,眼神柔媚,笑容凶殘。眼神是他意志的表露,笑容是他本性的表露。他最先學習的技藝是針對屋頂的,他大大發展了拔除鉛皮的技能,運用所謂「切牛胃」的方法來破壞屋頂結構和溜槽。
使當時更有利於實現越獄企圖的,是當日有些泥瓦工在掀開重整那監獄房頂上的石板瓦。聖貝爾納院和查理大帝院以及聖路易院之間已不是絕對隔離的了。那上面架起了不少腳手架和梯子,也就是說,已有了一些可以和外界溝通的天橋和飛梯了。
新大樓原是那監獄的弱點,已處處開裂,破舊到了舉世無雙的程度。那些牆被鹽硝腐蝕到如此地步,以至每間寢室的拱形圓頂都非加上一層木板來保護不可,因為常有石塊從頂上落到睡在床上的囚犯身上。房屋雖已破舊不堪,人們卻仍錯誤地把那些最惱火的犯人,按照獄裡的話來說,把那些「重案子」
關在新大樓裡。
新大樓有四間上下相疊的寢室和一間叫做氣爽樓的頂樓。一道很寬的壁爐煙囪——也許是前拉弗爾斯公爵的廚房裡的煙囪,從底層起,穿過四層樓房,把那些寢室一隔為二,像一根扁平的柱子,直通過屋頂。
海嘴和普呂戎同住一間寢室。為了謹慎起見,人們把這兩個人安置在下面的一層樓上。他們兩人的床頭又都偶然抵在壁爐煙囪上。
德納第住在所謂氣爽樓的那間頂樓裡,正好在他們的頭上。
街上的行人,在走過消防隊營房,停在聖卡特琳園地街的班家宅子的大車門前,便能望見一個擺滿栽有花木的木盆的院子,院子底裡有一座白色的圓亭,亭有兩翼,都裝了綠色的百葉窗,頗有讓-雅克所夢想的那種牧場情趣。前此不出十年,在這圓亭上面,還聳立著一道高大的黑牆,形象奇醜,圓亭便緊靠著這道赤裸裸的牆。牆頭便是拉弗爾斯監獄的巡邏道所在之處。
圓亭背後的這道牆,令人想像出現在貝爾坎背後的密爾頓。
那道牆儘管很高,但仍從牆頭露出一道更黑的屋頂,那便是新大樓的屋頂。屋頂上有四扇全裝了鐵條的天窗,那便是氣爽樓的窗子。一道煙囪從屋頂下伸出來,那便是穿過幾層寢室的一道煙囪。(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