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人間百年 容貌常如三十許人 譽滿杏林的董奉

作者:華翰
清代張熊《杏林春燕》。(國立故宮博物院提供)
font print 人氣: 817
【字號】    
   標籤: tags: , , , ,

「杏林」的典故出自董奉救人事蹟,在《神仙傳》裡有董奉的故事。

董奉,字君異,生於侯官縣,是三國時代的吳國人。當時,有一個年輕人做侯官縣的縣令,見到過董奉,那時董奉有三十多歲了。後來縣令罷官而去。過了五十多年後,那個縣令又經過侯官縣,原來的吏卒都老了,而董奉的容顏還和五十多年前一樣。那個官員問他:「您得到什麼道術了?我當初看見您時,您就是這樣。但是我現在已經皓首白髮,而您卻更年輕了,這是什麼原因呢?」董奉說:「不過是偶然如此罷了。」

這一年,杜燮擔任交州刺史,中毒病死已經三天了。董奉當時正在那裡,就前往探視。他拿出三丸藥,放到杜燮口中,用水灌他,叫人捧著杜燮的腦袋,使它抬起來,搖動腦袋,把藥丸灌進了肚裡。頃刻之間,杜燮的手腳好像能活動了,面色也漸漸地恢復過來,半天的功夫就能坐起來。又過了四天能說話了。

杜燮說,他死時恍惚如在夢中,看見有十幾個穿著黑衣服的人把他捉到車上,進入一個大紅門,逕直把他交付地獄。地獄是一個獄室一個門,每個獄室只能容納一人。黑衣人把他關到一個獄室中,接著就用土從外面把獄室的門封住,不再能見到外面的光。

有一天,忽然聽到外面有人說:「太乙真人派使者來召杜燮。」又聽到外面有人在清除封土。過了很長時間,才有人把他帶出來,看見有一輛馬車,上有紅色車蓋,三個人共同坐在車上,一個人手持節杖,招呼他上車,快到大紅門時醒過來,於是他又復活了。杜燮於是起身感謝董奉說:「特別蒙受您的大恩,您是太乙真人派來的使者,是您把我救活了。我該用什麼方法報答您呢?」

於是他為董奉在庭院中修了一座樓。董奉不吃別的東西,只是吃些肉乾和棗子,稍微喝一些酒。杜燮每天三次,給他準備這些東西。董奉每次來飲食,有時就像飛鳥一樣,騰空飛來,坐到座位上吃完就飛走,人們往往發覺不了。

一年後董奉要辭別杜燮而去,杜燮苦苦挽留不住,問他:「您想到什麼地方去?不要一隻大船嗎?」董奉說:「不用船,只要一口棺材就行了。」杜燮為他準備了棺材。到第二天中午時,董奉死去,杜燮用棺材把他殯葬了。七天後,有人從容昌來,說:來時,董奉曾囑咐他:「為我好好感謝杜燮,讓他珍愛自己。」杜燮聽到這話,便挖開墳墓打開棺材一看,裡面只有一張帛,帛的一面畫著人形,另一面用丹砂畫著一道符。

董奉後來回到豫章郡廬山下居住。有個人長了惡瘡,眼看快死了,人們用車載著他找到董奉,他向董奉叩頭請求治療。董奉叫病人坐在屋子中,用五層布巾蓋住他,叫他不要動。那病人說:「開始時,覺得有一個東西,來身上舔舐,痛不可忍,那東西對我渾身上下無處不舔,估計它的舌頭有一尺來寬,聽它喘氣大小就像牛一樣,也不知是什麼東西,舔舐了很長時間才離開。」

董奉這時進到屋裡,給他除去五層布巾,用水給他洗浴,然後把他打發走,告訴他說:「不久就會痊癒,但不要當風站立。」回去十幾天,這個病人身上赤紅,皮膚脫盡,甚為疼痛,用水一洗,就不痛了。到了二十天,新皮膚長出,病就好了。身如凝脂,柔嫩有光澤。

後來,忽然天逢大旱,縣令丁士彥說:「聽說董奉君有道術,應當能使天下雨。」他就親自攜帶酒和肉乾去見董奉,陳述天大旱,希望他施術降雨。董奉說:「雨水容易得到。」於是看著自己的屋頂說:「貧道的屋子,都能夠透見天,雨來了,可怎麼能忍受呢?」縣令馬上說:「先生只要能叫天下雨,我們應為您蓋好房子。」

第二天,縣令親自帶吏卒百餘人,運來竹子木料,很快就把屋架立起來。正要聚土和泥,準備到數里外取水時,董奉說:「不用,天黑時就會下大雨。」取水的人停了下來。到天黑時果然天降大雨,高坑低窪處都積滿了水。

董奉住在山中不種田,每天給人治病也不要錢。重病的人被治好後,董奉就叫他栽五株杏樹,輕病被治好的栽一株。像這樣過了數年,一共栽下了十萬多株杏樹,鬱然成林。

董奉讓山中百禽群獸都來杏林中遊戲玩耍,杏林中始終不生草,像有人耕耘除草過了一樣。後來杏子大豐收,董奉在林中修築了一個草倉,告訴當地的人說:「想買杏的人,不須告訴我,只要把一器皿的穀物,傾倒到草倉中,然後自己到杏林中,摘一器皿的杏子即可。」

曾經有人給的穀物少,而摘走的杏子多。這時,林中的一隻老虎就竄出來,吼叫著追趕他,那人甚為恐懼,急忙帶著杏子往回跑,跑時在路旁傾灑了不少,到家計量杏子,和他交到倉裡的穀物一樣多。還有的人來偷杏,老虎就追到他家中,把他咬死。家裡人知道他偷了杏,就給董奉送去穀物,叩頭謝罪。回來之後,那個死去的人也就活了。

《有像列仙全傳》中的董奉畫像。(公有領域)

董奉每年賣杏,用得到的錢,買回許多穀物,不久,就用這些穀物來賑救窮人,並供給川資不繼的往來旅客行商。這樣用去的穀物,大約每年二萬多斛。

縣令有個女兒,為鬼魅所誘惑,治療也沒有功效,就來求董奉給女兒治病,說:「您如果治好我女兒的病,我就讓她來侍奉您。」董奉答應了,就施起法術,召來一個白鼉(音tuó),長數丈,那白鼉自己在陸上一直爬行到縣令女兒的門前,董奉派自己的侍者,把它斬殺了。縣令的女兒病也就痊癒了。董奉就娶了縣令的女兒為妻子,可妻子好多年也沒生個兒子。

董奉經常外出,妻子不願一個人獨住,便收養了一個女孩,女孩長到十多歲後,有一天,董奉縱身騰入雲中而去,沒有回來。他的妻子和養女,還保存著董奉的居室。母女二人賣杏得錢,生活過得很好,並繼續賙濟窮人。如有人欺侮她們,老虎仍是很忠心地保護她們,並立即出來追逐欺侮她們的人。董奉在人間三百年後才離去,面色像三十歲的人。

人們都知道:董奉是太乙真人派來的使者,他與三國時的張仲景、華佗齊名,並稱漢代「建安三神醫」。後來的醫家們傳承著董奉的精神和行為,關注、照顧百姓的健康,把醫道比喻為「杏林事業」。百姓們稱頌醫生時,也經常使用「杏林春滿」「譽滿杏林」等辭語,而且漸漸成為成語。中國的醫學文化,確實是神傳文化的一部分。

——轉自明慧網

責任編輯:李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十年間不經科舉,方觀承從一文不名成封疆大臣。(古瑞珍/大紀元)
    在祖父、父親被貶謫到黑龍江時,方觀承還只是個少年,但他與兄長每年輪流去塞外看望祖父、父親,徒步往返萬里。有一年,他輾轉先去了浙江寧波,打算找一個富裕的親戚借點錢再北上。
  • 王七收下師父給的盤纏,準備離去時,道士提醒他說,「你回去以後,要好好的修身養性,否則這套本事就不靈了。」
  • 離奇!男子一想結婚就會身患絕症,恢復單身就不治而愈,占卜師預言治病:一件事不做就會孤老終生。
  • 楊延昭傳奇——穆桂英大破天門陣。(清玉/大紀元)
    在玉皇殿主陣失利後,王蘭英、楊延昭及穆桂英率領將士一度攻下玉女、銅光等數十陣,並成功讓黑水、西夏國軍士倒戈投向宋營,然而此時遼國蕭太后前來親自坐鎮,遼軍士氣大增,宋遼雙方互有勝負,戰況陷入膠著狀態長達數月之久,宋軍諸將士苦思對策,始終難有進展。
  • 等大夥兒進入內室,只見壁間掛了一幅趙子昂所繪之馬,內有一匹,毛色與丟失的馬兒非常相似,馬尾巴處被香頭的火炷所燒。此時崔生方始悟到,那馬,原來是東鄰家的畫中之馬,每天跑到他家的破院子睡覺呢。
  • 古籍曾記載一位高人。此人常常與虎為伴。我們常說伴君如伴虎,意思是說虎是危險的動物,這位古人為甚麼會與虎為伴呢?他又是如何馴服猛虎的呢?其實非常簡單,就是一顆善心,在處理問題上動善念。
  • 明仇英《漢宮春曉圖》
    他進了屋內,看見男嬰,心裡一驚,「這孩子好面善啊!」他又想了想,「不就是剛剛的夢中人嗎?」
  • 廉廣畫了一隻大鳥。畫完後,試著呼叱,大鳥果然展翅欲飛,於是廉廣乘上大鳥飛出牢獄,大鳥載著廉廣一直飛到泰山頂上才落下來。
  • 楊延昭傳奇——穆桂英大破天門陣。(清玉/大紀元)
    再連破二陣之後遼軍對接近宋軍大本營的各陣加強兵力防守,對此穆桂英及楊宗保又找來將士們商議後續破陣對策,各路將士到齊後一個熟悉的身影從後台徐徐走來,正是本臥病在床的楊延昭。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