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瑋 我的特教學生

林慧倫(特教教師)
font print 人氣: 16
【字號】    
   標籤: tags:

看著阿瑋在畢業典禮上高大的背影,看著他走出校門,心中湧現的是阿瑋在資源班三年來的點點滴滴。

剛從國小進到國中七年級的阿瑋,純厚樸實,正直可靠,請他幫忙辦事,都令人放心信任。但在學習上,阿瑋一看到文字符號便睜大眼睛,盯著黑板老久也說不出答案,上課常沒反應,跟下課生龍活虎的他比起來,就好像突然斷了電一樣。問阿瑋懂不懂,阿瑋總是努力想了好一會兒後,還是回答不知道。

到了八年級,阿瑋的學習依舊沒有起色。英文老師表示上課中一直重複講、重複教的簡單英文單字,如how、where、when等,下次再問還是不知道。而數學老師則說,一個簡單的公式代入,阿瑋是用背的,今天可以照著代入考得不錯,到明天就忘記了。尤其是正負符號的加減運用,不斷學習還是常常出錯。

翻開個案的聯絡簿,發現阿瑋大多用畫圖來表示,字寫幾行後就以圖畫呈現。問阿瑋喜歡畫畫嗎?阿瑋聳聳肩,表示他從小學三年級開始就是這樣,因為他不知道該怎麼寫或要寫什麼。媽媽說阿瑋小學時,就訂了很多報紙給他看,但阿瑋都只挑漫畫看。

除此之外,阿瑋和一般孩子沒什麼兩樣,每到下課的時候就喜歡往廁所跑,不停撥弄他那頭亂髮。高大帥氣的他也是籃球場上的健將,許多小學妹心儀的偶像。老師們懷疑阿瑋只是沒有心、不想讀書,但經過資源班老師的長期觀察與測驗後,發現阿瑋在識字解碼、中文聽寫與閱讀聽覺理解上都有著顯著困難,經過鑑定,確認阿瑋為學習障礙的孩子。

阿瑋知道自己是學障者之後,雖然有了基測考場服務與加分的福利,但阿瑋顯得更加敏感自卑了。每回進資源班教室時,他總要確定對面大樓的學弟妹都進教室後,才肯偷偷溜進資源班。阿瑋知道回班上上課他一定都聽不懂,但他又很擔心被學弟妹知道後,會顏面無光。

阿瑋升上九年級時,更不喜歡讀書,行為也越來越乖張,身邊開始有了小弟和跟班。但我知道阿瑋只是因為感受到自己的特殊,因為對自我的懷疑,使得他比正常的同儕在人際和情感上更容易受到傷害,而想用誇張的方式紓解壓力與掩蓋自己。

雖然後來的阿瑋,標新立異、喜歡當大哥,成為導師頭疼的對象,但我知道阿瑋一直都是原來真誠樸實的他。我常常告訴阿瑋,老師從來不看你成績好不好,我在意的是你有沒有一顆善良體貼的心?你能不能誠實正直、做事負責?成為家人、朋友或是將來老闆所倚靠的對象?

對於阿瑋來說,他也明白成績好壞已經不是重點,他只在乎大家會不會因此而瞧不起他,他能不能靠自己謀得一技之長?基測分數出來後,阿瑋不到五十分,真靠加分也沒有太大的幫助。但依照阿瑋的興趣和多元的入學管道,我們幫他申請到某高職水電科的實用技能班,希望他能以謹慎負責的態度,在職場上闖出一片天。

阿瑋畢業了,今年的新生又將到來,怎樣從根本上關心每一位孩子,了解他不符合要求的表現,體貼他的害怕,再針對不足之處加以幫助。如果能先讓孩子擁有樂觀、健康、善良的心靈,學會如何做人處事,再教他們如何勇敢面對自己的不足,截長補短,發揮所長,才能讓他學會怎麼做自己,做一個在任何地方都能發光發熱的人!◇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社交媒體Instagram上有一段可愛幼兒摺疊衣服的視頻,不僅收穫數千萬網友點閱,還引爆一場意想不到的網絡激辯。
  • 在最近的一次旅行中,我驚訝地發覺幾乎每個在機場跟飛機上的孩子眼光都固定在iPad的屏幕上了。雖然我理解帶著小孩旅行並在中途長時間的停留期間讓他們保持盡興的困難,但我不禁想,我們通過讓他們過度使用屏幕時間,以此可能為孩子們製造了哪些影響深遠的問題。
  • 在當今數位時代,無所不在的科技產品為人們的生活帶來了便利和舒適,但也造成了負面影響,例如對這些產品過度依賴甚至上癮、隱私權被侵犯、記憶力衰退等。現在連育兒專家都大聲疾呼,不要讓小孩過度沉溺於科技產品,不要讓這些產品替你養育小孩。
  • 人們有時候難免會因為某些事情生氣,這是一種很複雜的情緒,如果處理不好可能會破壞人際關係,甚至引發衝突。而為人父母者對於孩子的生氣,往往會感覺很棘手。現在,有專家分享了有效的解決之道。只要在孩子生氣時說一句短語,他們馬上會鎮定下來,無論他們年齡多大都是如此。
  • 眾所皆知,聽古典音樂有益身心健康,坊間也有出售一些專門供孕婦播放給胎兒聽的胎教音樂。最近墨西哥的一項研究發現,讓胎兒聽古典音樂可以讓他們的心率變得很平穩,可能有助於他們的發育。
  • 孩子總是愛拖延?家長可用4C原則陪伴孩子去累積正向經驗。
  • 在廢棄的童子軍營地撫養在家上學的孩子意味著永遠沒有乾淨的雙手——因為他們要建造小木屋、樹樁日晷,以及在小溪邊釣魚。
  • 英文諺語說:「笑是最好的良藥。」但笑還有其他的好處。最近就有研究表明,它也可能是一種很好的育兒工具,有助於增進親子關係。因此,有時候父母跟子女開個無傷大雅的玩笑,也是不錯的。
  • 我們必須做好心理準備,因為治療那些成長在缺乏關愛的家庭環境的兒童時,有可能會遇到龐大的障礙......
  • 對父母或教育者來說,最嚴重的兒童教育錯誤,就是對走上錯誤道路的兒童預言悲慘的結局。這類愚蠢的預言會助長兒童的怯懦,讓情況無限惡化。我們應該反其道而行,以正面積極的態度鼓勵兒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