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iloveguava.com/zhizhutongji.php on line 51
新浪彩票 - 体育

批評和讚揚小孩 有技巧

font print 人氣: 175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011年07月23日訊】(大紀元記者肖甜綜合報導)現在很多家長都知道「賞識教育」,會鼓勵和表揚孩子。在孩子犯錯誤時也會批評孩子,甚至進行責罰。可是,並不是所有表揚都可以鼓勵孩子的良好行為,也不是所有的批評都能制止不良行為。如何正確地表揚與批評孩子,父母們仍需掌握其中的小技巧。

批評的技巧

一是聲音要低。孩子犯錯誤時如果家長大聲訓斥往往會給孩子驚嚇,結果就是你所說的話孩子根本沒聽進去。如果家長用與平時說話不同的聲音,即低沉有力的聲音來批評孩子,可以引起孩子的注意認真聽你說的話,讓孩子意識到他所犯的錯誤。「低聲」冷處理的方式比大聲訓斥更為有效。

二可以保持沉默,並予以暗示。孩子做錯事時都會害怕自己受批評的,這時如果家長立刻進行長篇大論的批評教育,孩子反而會覺得「果然如此」而如釋重負地鬆一口氣。相反,家長如果只是用「沉默」來表示自己的態度,孩子們反倒會覺得心理緊張和不安,並且認真反省自己的錯誤。

同樣,家長用「暗示」的方法來啟發孩子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不僅可以讓孩子更加樂於接受批評,也可以避免傷害孩子的自尊心。

適時適度的批評更奏效。在孩子有不當行為出現時就應該及時進行糾正,家長們的批評教育應該趁熱打鐵,否則就會錯過糾正行為的最佳時機,那麼適當的批評也起不到應有的效果。批評孩子切忌「重複念叨」,適度的批評才能起到應有的效果,嘮叨多了反而讓孩子把家長的話當作耳邊風。

表揚的技巧

表揚要及時。值得表揚的行為出現時,家長應該立即給予表揚,否則孩子不知道自己為甚麼被表揚,那麼這種表揚就無法增強孩子的良好行為了。因為在孩子的思維模式中,事情的因果關係是緊密相聯繫的,年齡越小越是如此。

表揚,越具體越好。家長在給予表揚時應當越具體越好,這樣孩子才清楚自己為甚麼被表揚,這樣表揚才能達到目標。一些泛泛的表揚「你真棒」、「你真好」只能暫時地增強孩子的自信心,可是孩子不明白自己為甚麼受到表揚,長期泛泛的表揚還容易養成孩子驕傲的習慣,聽不得半點批評。

表揚應當注重孩子行為的過程。孩子經常會好心辦壞事,此時,家長應該先冷靜下來,瞭解孩子這麼做的原因,如果知道孩子的「好心」之後更應該先表揚一下孩子良好的意圖,再教會孩子如何做出正確的行為。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3~7歲寶寶的家長常常為管教孩子效果不佳而束手無策,不管你是喋喋不休地說服還是大喊大叫地命令,孩子全然不理。不知道你有沒有想過,該換一種教育方式了?如果經常對做錯事的孩子高聲斥責,不僅收不到效果,反而對孩子的性格成長、心理健康有不利影響。
  • 一天,寶寶把新買的玩具摔壞了,他趕緊把碎片藏起來,結果媽媽早看見了,故意問他:新玩具呢?寶寶說丟了,找不到了,媽媽聽了非常生氣,“你這撒謊的孩子!”
  • 在發達國家的家庭裡,父母普遍都重視從小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和自強精神。之所以如此,是因為發達的市場經濟要求社會成員必須具備這種能力和精神。在美國,家庭教育是以培養孩子富有開拓精神、能夠成為一個自食其力的人為出發點的。
  • (大紀元記者溫玉謙達拉斯報導)12月18日晚上,神韻紐約藝術團在美國德州達拉斯的AT&T中心進行了第三場演出,現場氣氛熱烈。慕名而來的主流社會人士對製作恢弘、精緻入微的演出不時報以熱烈的掌聲和會意的微笑。結束時全場觀眾長時間起立鼓掌喝采,每個走出劇場的觀眾,都在臉上書寫著幸福與感恩。
  • 【大紀元2010年12月21日訊】(大紀元記者陸聖石多倫多綜合報導)無論正確與否,孩子們都有自己的理財觀,有的孩子接受存錢理念,因為將來可以買更好的東西。用信用卡付錢時,有的孩子簡單的理解成只要簽字就好。專家們認為,父母可以籍此聖誕購物之際,教授孩子們理財之道,以及行善的道理。 據加通社報導,儅11歲的美雅被告知,如果今年聖誕要買玩具,需要打工攢錢時,她很驚異。她睜大眼睛問媽媽﹕「真的﹖真的要這樣做嗎﹖」而 美雅8歲的弟弟本尼因為好吃零食,沒有資格得到零用錢。他如果要買聖誕玩具,就必須幫助做家務賺取零錢。最後本尼認為自己可以幫助打掃廚房木板地,便同意了。 很多父母覺得與其讓孩子們通過勞動賺取零花錢購買聖誕禮物,還不如乾脆直接給錢來得簡單和爽快。但專家們認為,這方法教育方法缺乏長久效果。 《今日父母(Today's Parents)》主編馬丁(Sandra Martin)表示﹕這種方法不可能令孩子們了解聖誕的意義,也無法教會他們如何合理使用金錢。這種方法只會讓孩子們覺得,想要買玩具,找父母就可以了。「孩子們需要在他們力所能及的情況下,購買禮物。」馬丁說。 馬丁說,如果孩子們還沒有到拿零用錢的年紀,或者沒有存錢罐,可以告訴他/她﹕「今年可以為姊姊準備什麼?為奶奶準備什麼禮物﹖」這樣,孩子們便有機會明白應該不失不得,而且這種方法也可表現出對長輩的尊重。
  • 英國人普遍認為,對孩子的溺愛和嬌寵是孩子獨立性格形成的最大障礙。要使孩子在日後能適應社會的需要,獨立地去生活、工作,必須從小就培養他們獨立生活的能力,讓他們學會尊重他人和自我克制,知道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任。如果孩子日後不能像其他人一樣適應社會,作為父母就沒能盡到教育的職責。
  • 我的一位老同學是美籍華人,他不但自己事業上是個「成功人士」,孩子教育得也可謂「青出於藍而勝於藍」。我問他美國家庭教育孩子與咱們中國有何區別,他告訴我美國不像咱們喜歡處處替孩子做主,父母只要有一口氣,就要千方百計地幫孩子的忙,還把這些歸結為對孩子的疼愛,結果疼愛出了「啃老族」和「怨老族」。美國家庭也疼愛孩子,可是他們疼愛孩子最基本的出發點是鼓勵孩子自立、自強、自主,具體地說,從孩子小時候起,美國家庭一般都注重從以下八個方面教育孩子。
  • 4月1日,上海浦東國際機場大廳發生了驚人的一幕:旅日留學生汪某在機場向前來接機的母親連刺數刀。汪某稱行兇是「因為媽媽說不給生活費,自己當時很生氣」。
  • 常常為教養孩子煩惱、生氣嗎?有沒有想過那行為的背後其實隱藏著很多的訊息?
  • 你們家的小孩是不是也上課不認真聽講,寫作業的時候非常拖沓,在課堂注意力差,上課上到一半的時候就跑掉了,小動作非常多?   很多的兒童注意力不集中,在上課的時候,常常摸摸這兒、動動那兒,連一個最簡單的問題都回答不出,大人們常常為之煩惱和困惑。其實,人的注意力不是天生的。造成注意力低有很多原因,如在嬰幼兒時期沒有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常常同時做兩件甚至三件以上的事情。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