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uye
財經消息

北京土地財政臨破產 2500億債務難償

【大紀元2011年06月25日訊】由於前幾年北京市過度依賴銀行土地儲備貸款進行土地開發和基礎設施建設,貸款總規模已經超過2500億元,每月需還本付息100億元以上,但今年以來每月土地出讓收入只有50億元左右,貸款償還壓力巨大。

據《環球時報》報導,從接近北京市國土局的人士處獲悉,從2009年至2011年5月,北京市土地儲備貸款總規模已經超過2500億元。從2011年初開始,大規模還本付息已經開始,每月需還本付息在100億元以上,而今年1-5月,北京土地出讓總收入不過250.61億元。土地出讓收入難以支撐還債的險局已經出現。

北京市每月的還貸利息超100億

據一位接近北京市國土局的人士介紹,從2009年開始,北京市啟動龐大的土地儲備貸款計劃,準備從2009年到2011年連續三年每年土地儲備貸款達到1000億元。

2009年北京市完成土地儲備投資1165億元,2010年完成土地儲備投資1300億元。2011年1-5月份,新增土地儲備開發投資約為300多億元。上述資金中70%來源是銀行貸款,30%來自政府財政注入資金。

依據此計算,2009-2010年期間,北京市土地儲備貸款規模達到1725.5億元。加上2011年1-5月份新增的土地儲備貸款,即便在2009年之前,北京土地儲備中心無任何貸款存量,上述3年半時間所積累的2000多億元的貸款,每個月還本付息就會超過100億元。

上述人士透露,從2009-2010年期間,銀行貸款基準利率在5.5%左右,按照下浮10%計算,土地儲備貸款平均利率約為4.95%,僅利息每年就有100億元。

朝陽區每天利息可抵一架飛機

朝陽區國土局的負責人在5月31日的一次土地推介會上透露,光是朝陽區土地儲備貸款的每天利息,就相當於購買一架飛機!

據悉,2009年剛啟動每年1000億元的土地儲備貸款工作時,大部分區縣沒有準備好項目。朝陽區是唯一具備大量儲備項目的區。其次是後來陸續加入進來的順義、房山和通州等新城區。

按照朝陽區土地貸款總規模計算,每天需要償還的利息就在1300萬元以上,可以購買一架飛機。

沒有市場支撐的虛擬經濟

通過分析北京土地財政與土地貨幣,《環球時報》評論說,北京土地財政接近破產的邊緣,中國以房地產為主要抵押品、為造城運動主要燃料的激進式經濟發展模式將告一段落。

報導說,中國的信貸體系與土地緊緊捆綁在一起,土地是地方政府銀行信貸最重要的抵押物。政府大規模投入土地一級市場,將熟地納入土地市場變現獲得溢價,政府與銀行皆大歡喜。開發商則向二級市場索取,只要市場能夠承受,房價就能節節上漲。

沒有市場支撐的虛擬經濟遲早會被刺破。這條圍繞土地的產業鏈條,當土地價格與成交量上升時,這一鏈條天衣無縫,一旦房地產價格下行,就會成為中國經濟的「脆弱棘冠」。

(責任編輯:童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