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個未必更好
理智有它的偏見,感覺有它的不定性,
記憶有它自己的局限,而想像則有它的朦朧處。
(法國哲學家 德尼.狄德羅)
有位任職於知名公司的設計師最近進入工作的倦怠期,不管是對公司的人際關係或者平淡規律的上班族生涯,她都感到很厭煩,逢人便滔滔不絕的訴苦:「上班族就像幫老闆賣命的奴隸一樣,不但發不了財,更沒有成就感!」
她尤其羨慕她那自己開工作室當「蘇活族」的大學同窗。
眼看同窗好友不但能睡到自然醒,更不用上班打卡,大熱天不需要人擠人的搭公車、趕捷運,更不用看上司的臉色,她忍不住對好友說:「跟妳比起來,我就像是個每天得到公司坐牢的犯人。我也打算辭職,自己獨當一面接案。」
好友卻苦笑的說:「是嗎?妳只看到了表面,其實,下一個工作未必更好。」
但設計師最後還是決定辭去原本待遇不錯的工作,改成在家上班,展開蘇活族生涯。
剛開始設計師對自由自在的日子滿意得不得了,大聲的宣告:「這才是我要的生活!」但幾個月後,她發現自己的收入大不如前,而積蓄也漸漸減少。
為了增加收入,她積極努力的接了許多案子,但全部趕在一堆的案件又讓她忙得昏天暗地、日夜顛倒,久而久之身體也變差了。
而且她發現,待在家中工作雖然免去每天化妝、穿衣的煩惱,卻也多出許多電費開銷,和不同的客戶、廠商合作,一樣需要打起精神應對。
這時她又開始懷念過去深惡痛絕的上班族生涯,於是她又滔滔不絕的抱怨:「我想還是上班族生活適合我,蘇活族就像衛生紙一樣被客戶用完就丟,既沒有勞保更沒退休金,還是上班族穩定!」
心靈小語
自從我成為個人工作者以來,不知道聽過多少朋友跟我說過:「蘇活族真自由,真好!」
其中也有人真的辭去工作嘗試自己接案,但大多數沒多久又回到上班族行列,原因不外乎無法接受不穩定的收入、趕案時的日夜顛倒、沒有同事作伴的孤單;雖然有各種不同的理由,但唯一的共同點就是:跟當初想的不同。
我們很容易看見別人風光、輕鬆的一面,卻忘了每件事必然有辛苦的另一面。
來解決眼前的問題,卻忽略了不同的環境會遇見的其他困難,那麼不但無法讓自己成長,也注定將會失望。
試著更全面與客觀的看待事情,才有可能釐清自己真正想要的,也才有可能駕馭人生的方向。@
摘編自 《不管你捨不捨得,許多事遲早要放下》人本自然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