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1年06月22日訊】(大紀元記者耿豫仙台北報導)塑化劑風波重創台灣GMP、CAS等掛品質保證的標章,立委潘孟安指出,MIT標章推出1年半,即有4代的演進版,甚至大陸也有山寨版,標章混淆,品質保證流於形式,與初期為降低ECFA的衝擊的原意相差甚遠。經濟部工業局服務產業資訊科長吳振華直言,没有山寨MIT,立委並不能提出證據證實。
台灣寢具產業團結聯盟理事長黃光藝、台灣優質內衣聯盟理事長陳信逢、雲林縣毛巾產業科技發展協會理事長周清源等人,22日在立委潘孟安的陪同下召開記者會向政府反映問題。
大陸也有山寨版MIT?
潘孟安表示,政府推出新一代MIT標章,要求業者回收舊標換新,但第一代MIT毛巾就貼了1,400萬件流通市面,更多各代、各類品質無虞的產品如何回收換標?五花八門的MIT真假難辨,政府帶頭混淆,公信力大打折扣!
潘孟安指出,把關民生用品品質的MIT微笑標章漏洞百出,甚至大陸製品都貼上台灣生產標章,主管機關應及時改革。
寢具業原來使用的標章上有製造地、諮詢電話、產品代號,標章如同一產銷履歷,上網輸入產品代號,就能一目了然。另外標籤上還有比照紙鈔印製凹板印紋的雷射防偽功能,貼紙也不可重覆使用,台灣寢具產業團結聯盟理事長黃光藝說,業者提出實務上的建言,但都没被工業局採納,還說「MIT的標章給業者不用錢」!
業者憂:MIT將成下一波塑化劑
吳振華承認,酪梨型吊牌是有幾款,但因重心不穩換掉,而真正的標章只有之後統一的菱形款式,市面上流通的酪梨型應該是庫存量。另外他表示,要符合貿易法原產地證明管理規定,在台灣有實地的轉型,經濟部才會發給MIT,並不像業者說的,進口商也能拿到MIT。
吳振華也說,MIT標章上也有認證的編號,寢具業的標章雷射防偽的設計,因工業局無限提供標章給弱勢產業,也有成本的考量,MIT的吊牌並不像寢具產業公會的貼紙標章那麼薄,成本實際的反應在標章的材質上。
潘孟安要求政府應把MIT標章的設計改革一次到位,須兼顧防偽及檢視功能。傳產業者憂心,MIT將成為塑化劑風波後,下一輪受到傷害者,要求經濟部加強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