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國光石化
【大紀元4月21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魏紜鈴台北21日電)環保署今天召開國光石化案第5次專案小組環評審查會議,在開發單位報告後,上午議程開放正反立場共22名代表者發言,雙方立場沒有交集。
淡江大學財經系教授聶建中認為,石化產業和環保需雙顧才是大智,「台灣若只選擇環保,經濟絕對會有問題」。台灣已沒有石油、天然氣等天然能源,若再沒有原料作為經濟基礎,台灣未來的經濟發展恐無籌碼。
彰化大城鄉前鄉長許木棧表示,民調顯示,地方鄉民有過半支持開發,環保團體不應單純站在反對,而是要監督。
高雄市後勁反五輕代表陳建銘表示,台灣石化工業現處重要環節,不應百分百否決,難道年輕人未來不需要就業環境嗎?都要去國外當台傭嗎?
大城鄉民代表許立儀說,「請詢問我們大城人是否願意承受任何可能的致癌風險?」20年前環署在開六輕審查會議時,有多少專家打包票沒有致癌風險?「我的女兒未來若要帶口罩上學,還能向誰求償?」。
雲林縣環境保護聯盟代表張子見說,六輕來雲林經營10年後其實就業人口是減少,六輕沒抽地下水地層仍下陷,他質疑開發單位於報告提出的承諾和就業機會數據是灌水行為。
前環評委員、台灣大學大氣科學系教授徐光蓉對空氣汙染提出質疑,認為開發單位故意低估汙染風險,故意高估開發實質效益。
中華經濟研究院長蕭代基表示,國光石化有高污染、高耗能又附加價值偏低的特性,國光一二期規劃目標是滿足乙烯自給需求,而台灣於2009年世界人均乙烯產能已在全球排名第7名,實際中上游生產鏈對乙烯需求早已供過於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