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iloveguava.com/zhizhutongji.php on line 51
赌博平台大全 - Google Play 上的应用

英文六書造字法─L的六書

康老師
font print 人氣: 94
【字號】    
   標籤: tags:

談到字母L的起源,必須先提到西元1799年發現的羅賽塔石。這塊刻著埃及通俗文字(與埃及象形文字同源)、古希臘文字的黑色玄武岩石版被視為解開古埃及謎團的重要證據。所有刻在羅賽塔石的封閉橢圓形(象徵王權)碑文都提到埃及的統治者。碑文中最常出現的統治者為托勒密,其次為埃及豔后克利歐佩特拉。兩位統治者名字中出現的五個字母為P、T、O、 L、E,對辨認象形文字幫助很大。

古埃及象形文字,最早用獅子圖形表示字母L,獅子在古埃及代表力量。之後,獅子圖形演化成古埃及僧侶書寫使用的簡單文字,也就是今日L的基礎樣式,意指 goad(n. 刺棒)或crook(n. 曲柄杖),雖然外型看似與獅子差異很大,但在古埃及,法老權杖即代表王權,也是力量的象徵。約在西元前1000年前,腓尼基人發展文字時,/el/發音由幾個簡化版的簡單文字所描繪,有些文字長相近似圓弧狀,有些則是有角度的形狀。從上述字母演變看來,L是複雜多變的字母,單在古希臘文中,L就有四種不同的版本。

腓尼基人稱L為lamedh,意思是goad(n. 刺棒)或lash(n. 鞭子)。盡管是想像的延伸,從鞭子便可看出L在腓尼基文字的基本形狀。古希臘人不只從腓尼基文字中借走L,也改變其形狀和名稱,同時確立L的直角特徵。羅馬人接著採用古希臘字母L其中一種版本。羅馬文字的第一個L外觀看起來像指向西南方的弓箭。隨著時間消逝,L演變成圖拉真紀念圓柱中由縱向和橫向筆劃構成的文字,也就是今日使用的L。

字母L代表的意義

★棒狀物

字母L最初的象形圖案像拐杖糖,意思是「刺棒」,指專門用來驅趕動物的工具。隨著時代演變,字母L的方向和角度雖然不同,不過最終仍保持像棒子般的長條形狀。因此L的第一個意義為「棒狀物」。

★長;高

L第一個字義為「棒狀物」,而棒狀物都屬長形狀。就外型而言,L比其他字母顯得高和長,所以延伸出外型長或高的物品,例如:很長的道路、很長的線,因此字義從「棒狀物」衍生為「長」和「高」的意思。

★連結

由於字母L本身就像是兩條交會的直線組成一個直角形狀,所以這個字母有「連結」的含意。如把東西連結在一起用lace(v. 繫牢),把人連結在一起組成聯盟league(n. 聯盟)。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大多數人認為英文是拼音語言,與以圖象文字為主的中文完全不同。其實這是對英文字源學認識不夠清楚所產生的誤解。英文的發展與中文一樣,每個字母一開始也都是描述某些動物或物體的形狀,而這些圖案文字,慢慢演變為字母符號。所以英文26個字母也是有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注、假借六書系統。
  • 古人因為需要而創造文字,因此最先創造出的文字必定是最接近生活所使用的字義,再演變為現今我們熟悉的用法。排列在代表「牛隻」的字母A之後的字母B所代表的意思即是容納牛隻和家人的「房子」。
  • C這個字母和閃米特人所居住的地理環境有著極大的關係。閃米特人是居住於從前迦南的遊牧民族,而迦南位於現今的阿拉伯半島和敘利亞沙漠。相傳聖經中創世紀的「諾亞方舟」主人翁「諾亞」即是閃米特人的祖先「閃」的父親。
  • 家中的大門是每天進出一定經過之處,是最容易記錄一天開始和結束的地方。所以由代表「門door」的字母D創造出day(n. 每天),之後演變成記錄每天生活點滴的 diary(n. 日記)。
  • E表手掌,古人高舉雙手呼喊或是禱告的意思。《說文解字》:「掌,手中也。」意指手的中心部位。當我們把東西拿在手上時通常都會放在掌心,因為是最平穩的地方,表示我們重視手上的東西。古人用手掌接收神所賜給他們的海洋、山川、泥土、果樹等,一切供給人們衣食住行的東西,然後用雙手獻上最好的牲畜或是作物祭天,感謝神一年的看顧。祭拜儀式結束後,人們會聚在一起飲酒、跳舞歡慶,慶祝將一年的豐收獻給神,同時也慰勞自己一年來的辛勞。
  • 大舉遷徙對人來說都已經不是易事了,更何況還帶有牛群及羊群。為了方便管理動物群,古人發明了趕牛、羊所用的刺棒,藉此來控制移動中的動物,讓動物們順利到達目的地。而F最早的字義就是製作刺棒的木頭club(n. 木棍)。
  • 不同地區的民族說著不同的語言,即使是相同地區的民族也會有語調和口音的差距。因為相互接觸,語言的演變中會有從其他民族「借字」的狀況產生。現代英文,許多字都借自古法文延用至今,例如:大家熟知的FBI中B=bureau(n. 櫥櫃;政府機關、局、司、處)。而日文中也常常保留英文的發音,常聽到老一輩的人用日文發音說「司力趴」,其實就是英文的slipper(n. 拖鞋)。
  • 從造字的歷史來看,無論是字義或外型,H是個最堅韌的字。因為它的外貌從埃及時期的象形文字,到最後拉丁文字及現代英文中的長相,幾乎是沒有太多的改變,始終保持最固定的四方外型,是個忠於原貌的字母。
  • 字母I最初所代表的意思為arm(n. 手臂),並非現在的hand(n. 手)。字母I字義的改變和希臘人有很大的關係,希臘人喜歡簡化他們從其他民族借來使用的字,就連字母I也不例外,因此原本在腓尼基字母中像是Z字形的字母I,到了希臘文字中演變為直立的形狀。
  • 在字母表的排序中,I和J不只相鄰,連外型也非常相似。因此,我們不意外地發現第九和第十個字母是從相同的文字演變而來的。在腓尼基人的語言中,I 是一個被稱為yodh的符號,有著鋸齒般的外型,而這符號的意思為arm(n. 手臂)。接著希臘人借字後不只改變符號的外型,也將符號的名稱改為iota,並且將其意思簡化為hand(n. 手)。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