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棋學會輸與贏

湘宜
font print 人氣: 349
【字號】    
   標籤: tags:

孩子放假了,下象棋成了我們固定要作的功課,好勝心強的他已經比較能夠坦然接受輸棋的事實,甚至還用懷疑的口氣問我,是否有偷偷放水才讓他偶爾有贏棋的機會。其實下棋時策略與心境都會影響結果,輸棋並不稀奇,我更重視的是孩子如何看待勝負的心態。

我跟孩子分享一篇小故事:左宗棠很喜歡下棋,而且還是個中高手,其屬僚皆非對手。有一次,左宗棠出征之前微服出巡,看見有一茅舍,橫梁上掛著匾額「天下第一棋手」,左宗棠不服,入內與茅舍主人連弈三盤。主人三盤皆輸,左宗棠笑道:「你可以將此匾額卸下了!」隨後,左宗棠自信滿滿,興高采烈的走了。

後來,左宗棠班師回朝,又路過此處,好奇的找到這間茅舍,赫然見到「天下第一棋手」的匾額仍未拆下,左宗棠又入內,與主人下了三盤。這次,左宗棠三盤皆輸。左宗棠大感訝異,問茅舍主人何故?主人答:「上回,您有任務在身,要率兵打仗,我不能挫您的銳氣,現今,您已得勝歸來,我當然全力以赴,當仁不讓啦!」

世間真正的高手,是能勝而不勝,有讓人的胸襟;能贏而不一定要贏,有善體人的心懷,不是嗎?下棋看一個人的涵養,看一個人的氣度。聽完故事後兒子靦腆的低著頭。

在對弈中我看見孩子的成長,因為他漸漸可以掌握輸贏的意義和價值──以良好的風度輸一盤棋贏來好風評,從輸棋中記取失敗的經驗,累積智慧;過去要是失去主將他會半途退戰,現在的他賴皮機會少了;過去他會以吃棋的多寡而洋洋自得,現在的他深思熟慮,堅持看最後的結果。

輸贏只是一個結果,值得學習的是:在下棋的過程中是否用心?是否全力以赴才是重要的,是否考慮周詳、攻守並重?面對不同對手是否不輕不懼?是否因為上一盤棋的挫敗影響心緒?下棋是我們人生跑道的練習場,也是我們親子感情的加油站,假期還真是快樂的下棋天!◇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傍晚是大人期待下班、小孩期待放學的時候。你知道嗎?這正是親子寓教於樂的最佳時刻。
  • 英國人鍾愛在後家花園或田間地頭種植些花花草草,以此怡情。但政府現在鼓勵父親應與孩子一起「下地幹活」,這是教育的良方。
  • 我對孩子的養育觀念,是在我將滿兩歲四個月的孩子送進日本保育園(幼稚園)時,才開始慢慢累積。與其說是我自己從養育過程中獲得經驗,倒不如說是保育園裡的老師、主任,每個月不斷地灌輸,我才從中學習到正確幼兒教養觀念。
  • 現代的父母孩子生得少,總是拿來當寶貝般地扭著、疼惜著、呵護著。無形間,培育了他們養尊處優的性格。朋友說,千萬不要做太能幹的父母,大小事全往自己身上攬。這樣不但忙壞了自己,也會貽害孩子的成長。
  • 善用班級經營技巧,能有效管理學生的行為及班級的紀律,有助於師生關係的互動、親師之間的諧和、雙贏,並塑造良好的班級氣氛。
  • 今天無意中拉開冰箱下層的抽屜,只見一只透明的塑料盒裡放著兩朵玫瑰,一朵藍色,一朵橙色,在白白的滿天星和綠綠的葉子中嬌嫩地綻放著。這是女兒幾個星期前在初中畢業典禮上戴的手花,看來她是捨不得任它幹掉,給花裝了個盒子,悄悄地存放在冰箱裡。
  • 我的外甥女小慈,即將升上國小六年級。暑假前大姊才在電話裡告訴我,小慈全校英文比賽第一名,將要代表學校參加競賽。而她最近月考都是前三名,和導師的關係也大有改善,讓大姊與姊夫非常欣慰,見了面連連道謝,我這個阿姨聽了也與有榮焉。然而回想她剛剛升上五年級時,卻並非如此……。
  • 「是啊!因為好吃懶做總成空。多學著做事,就算遇到困難……,」我話還沒說完,女兒就接著說:「媽媽,我知道,就是您常說的,從困難中找機會,孩子會變得更聰明喔!對嗎?」
  • 有一天,正吃午飯時,我突然打了個噴嚏,一旁的兒子正經八百地說:「媽媽,一個噴嚏時速可達150公里呢,比汽車還要快。」
  • 晚上回家時已近半夜,小兒子還沒睡,他怕挨罵,躲進棉被裡假裝睡覺。一會兒,他聽見樓梯口有腳步聲,耐不住好奇的天性,早已忘了晚睡會挨罵,從棉被裡探出頭來告訴我:「這是叔叔!」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