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官軼事錄:清正忠直的彭澤
彭澤(1459年—1530年),字濟物,號幸庵,甘肅蘭州西園人。他是明代中期的一位朝廷重臣,官至兵部尚書、太子太保。他不僅是彪炳史冊的一代功臣,更是當時罕見的文武雙全的奇才。
彭澤出身書香門第,他的外祖父段堅是當時著名的教育家和國學大師,曾在蘭州創辦客思書院聚秀授學。其父彭錠學問淵博,生性鯁直,節儉僕素,剛正不阿。彭澤幼年由外祖父段堅發蒙,題壁「堅苦」以自勉,志存高遠。
明孝宗弘治三年(1490年),彭澤考中進士,初授工部主事,後遷刑部郎中。他秉公執法、不徇私情。有豪強殺人,按律當斬,但有宦官出面說情,彭澤也置之不理,堅持依法處置。弘治十三年(1500年),彭澤初任徽州知府,就革除弊政,倡導文教,修補學宮,纂修《徽州府志》,修建紫陽書院,選拔其優異者進入學府,有的還高中進士。
數年後,彭澤的女兒在蘭州家鄉將要出嫁。由於徽州當地盛產漆器,彭澤便找來幾位技術高超的漆工做了一些精緻漆器作為陪嫁嫁妝,並派人送到老家。其父彭錠知道這件事後非常生氣,認為彭澤在居官之時,不能一心為公,於是將彭澤所送來的漆器全部燒燬,並徒步走到徽州彭澤的任所。
彭澤驚慌之中出衙迎接,並示意左右從人代背其父的行李。彭錠怒斥道:「我能背數千里,你不能背數步嗎?」進入衙內,彭澤跪拜請安,彭錠提杖就打,邊打邊斥責彭澤,打完後,背起行李昂然西歸。彭澤深以為愧,從此更加嚴以自律,吏治清明,以至百姓為之建祠。
彭澤一生清忠正直、廉潔自律、剛正不阿。他所處的時代正值宦官干政、特務橫行之際,太監依仗權勢,擾亂政令,但彭澤面對閹黨的利誘不動心,面對錦衣衛的脅迫不變色,特意在後堂備棺材一口,以死捍衛政令,並表明自己隨時準備捨生取義的決心,這有效的懾服了邪惡勢力,被當地民眾敬稱為「彭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