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iloveguava.com/zhizhutongji.php on line 51
3a烦-hkjc投注户口中文-开云体育app下载

唐詩的味道:讀〈送別〉有感

敬紙
font print 人氣: 84
【字號】    
   標籤: tags:

王維是一位佛法修煉者,在他的詩中經常會有修煉的體悟、人生的勘破之語,充滿了智慧的禪機。他的詩中有畫,畫中有詩,更使他的作品令人玩味無窮,讚不絕口。〈送別〉一詩五言六句,卻把那人生的追求,未來的嚮往表露無遺。

下馬飲君酒,問君何所之。
君言不得意,歸臥南山陲。
但去莫復問,白雲無盡時。

終南山在古代歷來被認為是修煉名山,許多修道者隱居其中。詩人要送別的這位朋友也是一位對道教頗有修煉素養的人。因為官場生活不得意,打算歸隱在終南山邊。而詩人對於朋友的選擇也是十分贊成「但去莫復問,白雲無盡時。」前四句都是詩人和朋友的一問一答,沒有什麼特別之處。最後兩句卻把全詩的意境帶入前所未有的高度。讀到這兩句,彷彿看到詩人大袖一揮,感慨不已的目送朋友遠行。而朋友的路也因為歸隱終南山邊,與終南山的白雲融在一起,走入仙境,白雲無盡,前途飄渺如仙。

王維的這首詩讓我想起了一幅畫──〈天梯〉,畫面中,石頭堆砌的階梯,一級一級的增高,階梯邊是世間的花花草草,隨著階梯的升高,愈顯窄下,可是卻越來越高,最後融入無盡的白雲之中,正所謂「白雲無盡時」。這是一位法輪功修煉者的作品,具體背景不詳,大概是作畫者通過修煉法輪功,逐漸的明白了人生的意義,以畫言志,隱喻自己終於找到了上天的階梯,一步一步的昇華提高,走人仙境。

唐朝「詩佛」似乎也與這位法輪功修煉者有著同樣的想法。歸隱山林,求仙求道,是王維的追求和嚮往。此時聽說朋友厭倦世俗,立志修煉,自當鼓勵。因為只有返本歸真,才能道法自然,與自然融為一體,與白雲作伴愉悅。

一首〈送別〉,經過王維的妙筆,讓簡單的朋友相送,平添了幾分仙氣。@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會吟。」「唐詩」作為中華文學寶庫中的瑰寶穿越時空,經過千年的歷史,依然散發著耀眼的智慧光芒。唐詩中尤以清代蘅塘退士編撰的《唐詩三百首》最為著名,廣為流傳。從五萬首唐詩中凝練摘選出三百餘首膾炙人口之作,沒有宏大的心胸和氣魄實難完成。
  • 所謂「感遇」,即有感於心而寓於言。遇人遇事,有感而發,用詩詞的形式來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詩言志」是也。
  • 李白喜歡喝酒,舉世聞名,「李白斗酒詩百篇。」越喝酒越能寫出好詩來,一般人喝點酒頭腦就不清醒了,李白卻能夠下筆如有神助,真是神奇啊。
  • 泰山歷來被認為是群岳的首領,是與天溝通最近的地方,也是神明聚集最多的地方。所以歷代帝王才會選擇在泰山封禪,以示自己的功德於天上。
  • 「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會吟。」「唐詩」作為中華文學寶庫中的瑰寶穿越時空,經過千年的歷史,依然散發著耀眼的智慧光芒。唐詩中尤以清代蘅塘退士編撰的《唐詩三百首》最為著名,廣為流傳。從五萬首唐詩中凝練摘選出三百餘首膾炙人口之作,沒有宏大的心胸和氣魄實難完成。
  • 詩經中的詞句都能讓人感受到古人思想的單純,毫不虛偽的表達自己的感情,那種「真」讓人羡慕,讓人喜歡。讀了杜甫的這首〈佳人〉也會有這種「思無邪」的感覺。
  • 蘇軾曾說:「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送綦(qí)毋潛落第還鄉〉就是這樣一首詩中畫。
  • 「詩是吾家事」,這不僅是家族傳承的訓勉,更是他內心深處的自我認同。詩歌,對杜甫而言,早已超越了抒情遣興的工具,或是干謁求進的手段,而是他存在的方式,是他思考、感受、回應這個世界的根本途徑。當現實將他逼入絕境,官場失意、家國殘破、身體衰敗,唯一能緊握不放的,或許只剩下這支濡染了畢生心血的筆。
  • 重陽登高,踏秋祈福,本是古人一樁賞心樂事。然而在唐朝大歷二年(767年)的夔州(今屬重慶奉節),一位霜鬢華髮的病弱文人獨上高台,感受到的卻是另一番景色:耳畔疾風獵獵、猿聲悠悠,眼前落葉蕭蕭、江水滾滾。
  • 三國時期有一位「醜妻」,頗爲聰慧,即曹魏大臣許允的妻子阮氏。唐 周昉《仕女圖》。(公有領域)
    元稹悼亡韋氏詩,通首說得哀慘,所謂貧賤夫妻也。「顧我無衣搜畫篋,泥他沽酒拔金釵」,言其婦德;「野蔬充膳甘長藿,落葉添薪仰古槐」,言其安貧。俸錢十萬,僅為營奠營齋,真可哭殺。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