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iloveguava.com

台早期書畫特展 記錄先賢文化遺產

人氣: 7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011年02月09日訊】(大紀元記者林萌騫台灣南投報導)國史館台灣文獻館於2月9日下午2時舉行「翰墨大觀-台灣早期書畫特展」開幕式,由林金田館長主持,展品提供者黃天橫、台大歷史系教授周婉窈等近百人到場參與,展期至3月27日為止。

台灣文獻館有感於台灣早期書畫,乃是先賢在台灣這塊土地上篳路藍縷、艱辛開闢文化園地的珍貴記錄,曾於民國91及98年分別舉辦「台灣早期書畫特展」,並出版專輯一、二集,受到各界極大的迴響;因此在建國百年接續舉辦第三次的展覽,為「台灣早期書畫」的匯集做一總結。

林金田指出,本次特展,時間自西元1661年至1945年,長達284年;作者包括「台灣本土人士」78位、「中國大陸流寓人士」43位、「日籍人士」20位。作品是從全國各地收藏家徵集了千餘件作品,再審選出290件;比前兩次展覽的作品,在年代上更久遠、地域上更普遍。

周婉窈說,當得知特展的訊息時,就告訴自己一定要來觀賞,所以特地從台北坐高鐵下來,看了之後,有很深的藝術感動,收穫很多。她建議除了北部還要安排到南部展覽,因為有部分的作者是南部人,到南部展覽對當地人有很大意義。

黃天橫表示,林朝英是台灣第一書畫家,在2百多年前就有自畫像作品,是非常難得的,能保存到現在更是不容易!他感慨的說,林朝英最好的一幅畫能在台灣文獻館展出,是台灣人的幸福!


展品提供者黃天橫,在致詞時展示林朝英2百多年前的自畫像。(攝影:林萌騫/大紀元)

台灣文獻館希望藉由本次的展出,持續提供大眾再次認識先賢文化遺產的機會,不僅在藝術鑑賞上有其價值,也可了解早期台灣、中國大陸文人交流關係,並彰顯出日治時期和漢文化交融的翰墨特色;並期望在漢字書寫漸被電腦取代的年代,能夠喚起國人珍視日漸式微的書法藝術。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