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1年12月06日訊】(大紀元記者張東光編譯報導)眾所周知,人的身高大部份與基因有關。但現在,科學家發現,矮個子的人可能遺失了部份基因的複本,而讓他們比一般人的平均高度顯著矮很多。
《今日美國》報導,一個國際研究團隊在研究11,000名小孩與成人後發現,短小身材者(為同儕最矮小的2.5%族群)罕見地遺失了某些特殊機因的複本。該項研究的作者赫什宏恩(Joel Hirschhorn)博士認為,到目前為止,多數關於基因與身高的研究,都聚焦在確認一些共同基因的差異上,而不是尋找失去的基因。
他說:「我們有點吃驚,因為我們真的並不知道我們(在這個研究中)會發現甚麼,也不知道是否我們看到了足夠的因果關係,」「我們試圖想像決定身高的基因是甚麼,諸如此類,而這一類的差異很少被研究到。」該論文發表在12月號的《美國人類基因期刊》上。
赫什宏恩還說,共同基金的差異可解釋10%的成人身高差異,但這類差異的一半最終可能可被部份的基因差異所解釋。
該研究首先分析了4,400多名小孩的DNA,他們的基因材料是因其他目的而被蒐集的。研究人員觀察到,許多擁有「複本數量變異」(CNVs,即基因的複本較少)的個案,都是身材較嬌小者。
然後,科學家再研究近6,900名非裔美國人之後發現,矮小的參與者遺失基因複本的這類情況超多。赫什宏恩表示,這種基因複本的刪減可能遺傳自雙親某人,但不總是這樣。
他說:「除非(研究人員)同一個時間比對差異,但這會是一個累計型態的差異。」
他承認,許多限制可能影響了該研究結果的有效性。其中的一個事實是,被研究的小孩的基因是取自某些研究的樣本(如發展遲緩、自閉症譜系障礙和多重出生缺陷等)。該研究指出,這些遺失的基因複本很可能都與貧窮的成長環境有關,但在取樣較具代表性人口所發現的結果,將可一體適用。
(責任編輯:畢儒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