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誕畫作賞析】查理‧勒布杭《牧羊人的禮拜》
即將邁向新的一年,但在這之前我們要先迎接讓家族團圓、大人小孩歡心喜悅的一天,基督徒們慶祝耶穌基督降生的日子——聖誕節。
聖誕節源起於耶穌降生的故事。根據馬太福音和路加福音記載,耶穌是瑪麗亞受聖靈感應所生的兒子,當時瑪麗亞已經和大為家族的約瑟訂婚,但約瑟並非是耶穌的真正父親,在天使告知神聖使命之後,約瑟迎娶了瑪麗亞,成為了耶穌在人世間的父親。耶穌在伯利恆的馬廄誕生之後,天使向一群牧羊人宣告耶穌的降生,40天後來自東方的三位先知也由天上的一顆亮星引導之下尋到了聖母子並獻上禮物祝賀。在福音書中說耶穌的降生是以色列先知所預言的,在這馬廄中得以應驗。
從查理‧勒布杭(Charles Le Brun)的《牧羊人的禮拜》(The Adoration of the Shepherds)中我們可以看到耶穌誕生的當晚(平安夜),牧羊人虔誠的向聖母子膜拜,天使繚繞、彈奏著樂器,使得破舊的馬廄充滿神聖的氛圍。
勒布杭(1619-1690)是17世紀法國繪畫的重要人物,由法王路易十四與馬札罕(Mazarin)和柯爾貝部長所挑選的藝術政策執行者。他不僅統治王家繪畫暨雕刻學院 Académie Royale de peinture et de Sculpture,主導該學院的辯論與決策過程,更在1671成為國王藏畫閣的領導人、羅浮宮第一位實際領導人,也是路易十四的御用畫家。在他的領導下,法國藝術家創造了一個同質化的風格——普桑風格、理想而真實,後成為整個歐洲所接受的學術典範。
在這張圖裡,勒布杭運用他的技巧與構圖、顏色和光線,輕輕地引導我們的視線經過各個複雜的場景。
首先,我們會先看到母親與孩子,被前景較為暗色的角色所襯托,而後我們的視線,會順著冉冉升起的雲霧,隨著小天使們手裡拿著的旗幟,打開了天國的場景。當視覺回到前景時,我們會看到非常多的人物,有屬於人間的,有屬於天上的,皆集中於此。
勒布杭用濃麗的藍色和深橘紅達到平衡又互補的色彩效果,豐富了我們的視覺路徑、畫面的生動和整體的活潑。@*#
責任編輯:方沛